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诸天之逆旅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再遇,论天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要知道,崔秋山虽然和穆人清学过掌法,却没学过内功,或者准确说如今的华山派并无什么太过高明的内功心法,唯一的混元功还是内外兼修,由外而内修炼内功的,且修炼起来颇为耗费时间。

    伏虎掌法虽然变化多端,可说到底也只是外家功夫,练得好了或许能够如内家拳一般体内生出内劲,可能勉强用出已是不易,想要靠这个练出深厚内功,怕是一辈子也不行。

    其实,崔秋山还是高看何欢了。他借助易筋锻骨篇体用双修,虽然内力比很多内家拳宗师都要强得多,可终究没有修炼过系统的内功心法,内力之强比之江湖上真正的一流高手,还是要逊色不少的。可是,若是内力加上肉身力量,怕是一流高手硬拼力量也是比不过何欢的。

    但即使如此,借助内力,操控气血,逼出崔秋山腿上的毒,还是比较轻松。当然这也是崔秋山中毒尚浅的情况下,若是毒入浑身血脉,甚至侵入五脏六腑,那何欢还真是没有招了。

    “走吧咱们得快点儿离开这儿,免得那些官兵追上来麻烦,”逼出毒血又给崔秋山简单包扎了伤口后,何欢说着,便是和袁承志一起扶着他下山去了。

    三人先是在山下一户农家借住了两天,待得崔秋山身上的伤好了些,外面官兵全退了,这才告辞离开,到了附近的镇上弄了辆马车继续赶路。

    出了小镇后,没赶几里路,拐过了两个小山头,和赶车的崔秋山一起坐在马车前面的何欢,便是注意到了前方山腰处的三间茅屋,让他惊讶的是,那屋前空地上正在一个女孩搀扶下略显艰难移动脚步走路的,可不正是之前在圣峰嶂被他所救的应松。

    “应叔叔”坐在后面的袁承志也是看到了应松,不禁惊喜激动的连忙喊道。

    崔秋山也忙停下马车,下车后迈着有些不太利索的左脚和何欢一起向那茅屋走去。至于袁承志,早已是灵活的从马车上跳下,一路吓跑的奔向了应松。

    “承志”看到袁承志的应松,也是有些惊喜激动,暗暗松了口气,伸手抱住袁承志,而后看向崔秋山和何欢连道“崔兄弟,何公子,多谢你们救出了袁公子,此恩此德,我与山宗兄弟感激不尽。”

    “应兄客气了”崔秋山忙拱手还礼,双方正彼此寒暄时,屋内有人走了出来,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妇,虽衣着朴素,但肤色白润,面目姣好,关键是何欢看得出她脚步轻快,明显是有功夫在身,绝不是普通的农妇。

    见何欢他们和应松相识,那少妇忙客气招呼众人进屋里坐下,又给他们倒了茶水。从应松口中,何欢得知他独自逃下山,匆忙中不幸绊倒,摔伤了腿,却不敢往市镇去,逃到了山里,好不容易碰到这山上有人家,终于是支撑不住倒了下去,被这少妇安大嫂所救。

    “安大嫂小慧”听到应松的介绍,看了眼一旁那可爱女孩的何欢,已是心中对他们的身份有所猜测了,不禁暗道这还真是巧啊,兜兜转转的,还是将袁承志带到了这里来。

    崔秋山的伤势已没什么大碍,逼出了毒,也就是皮外伤,他急着回李自成军中,所以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反倒是应松,终究是文人出身,四五十岁的人了,腿摔伤了,又硬撑着走了好几里的路,反倒是伤势一时间难以恢复,还得在安大嫂这里耽搁几日。

    好在,有何欢出手帮他活络腿上的筋骨气血,应松的腿伤也是慢慢好转了。几天时间,闲谈中,何欢和应松也是熟识了。二人畅谈天下局势,何欢的一些见解,让应松豁然开朗,而又惊讶意外之余,又不免多了些忧思愁虑。

    何欢也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如今吃人家的住人家的,便提出传授安大嫂的女儿安小慧一门功夫作为答谢。安大嫂一听,自是没有理由不同意。父亲就是一位拳师的安大嫂,自然是明白在这乱世之中,有一身好功夫才是安身立命的保障。

    不过,何欢传授的功夫,和寻常的功夫不同,不是招数也不是内功,其实就是古瑜伽术。这门功夫算起来也是外家功夫,和内家拳一样,练到家后,不但能够强壮气血力量,也能产生内力,且能够让身体变得柔韧协调,再练其他任何武功都会变得容易上手得多。

    但看起来如练杂耍一般,有些动作还颇为古怪,若非看着何欢自行演示教导安小慧,安大嫂几乎要以为何欢是在戏弄他们母女了。

    转眼十余日过去,应松的腿伤已是好得差不多了,还蒙何欢传授了太极拳,虽不指望他练出一身好功夫,但最起码能够强身健体,养生还是足够的。

    至于安小慧,连何欢都没想到,她小小年纪,竟然那么有韧性。要知道,这古瑜伽术的一些动作不是那么好做的,练起来还是很苦的,可安小慧硬是咬牙忍了下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小丫头的坚韧努力,仅仅十余天,已是颇见成效,起码动作已是灵敏许多,不但力气见长,饭量更是见长。加上袁承志这个半大小子,两个小大胃王,还有何欢,几乎要将安大嫂家给吃垮了。

    这一日,安大嫂独自其镇上采买,袁承志和安小慧跑到附近的山上去玩了,何欢和应松在茅屋前坐着喝茶。

    “何公子,依你之见,这大明真的便没救了吗”应松神色复杂的叹了声问道。

    “从上烂到底,腐朽不堪,内忧外患,偏偏还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君王在位,如何能不亡”何欢反问道。

    应松一听,不禁又叹了口气,半晌后才道“那依何公子之见,大明若亡了,何人能得这天下”

    “最起码,不会是那些和官军一个德行,比土匪好不了多少,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的农民军,”何欢此话一出,应松顿时忍不住道“难不成何公子认为这大明江山应为关外满清鞑子所得吗”

    “若中原之地不出真正雄才大略之辈,能够破而后立,内平匪乱,外抗满蒙,那大好河山为外族所得,重蹈蒙元之覆辙,也并非是什么奇怪的事,”何欢如是道。

    闻言浑身一僵的应松,半晌无言,神色一阵变幻后才不禁连道“那依何公子之见,该当如何力挽狂澜”

    “应先生觉得昔年文天祥为何没能力挽狂澜拯救南宋呢”何欢不答反问道。

    “当时蒙古铁骑兵锋极盛,纵然诸葛重生、武穆在世,也不见得能够抵挡,更何况文公一介文臣,”应松摇头叹道。

    何欢轻点头“没错应先生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大明需要像诸葛亮和岳飞那样的谋臣和将帅。可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民心啊民心的力量,百姓的力量。他们就像是江河中的水流,平时风平浪静很不起眼,可一旦波涛翻涌成了洪水,便有毁天灭地之力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