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大明望族

章节目录 第110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是工部侍郎李登门,来为嫡长子退了与贺东盛幼女的亲事。

    工部侍郎李是成化八年的进士,在水利修筑上大有建树,又曾上书条陈治理朝政事,深得弘治皇帝嘉许。

    李共有四子,长子次子均是庶出,发妻留下一儿行三,后娶继室,又添一个嫡幼子。

    李家在河南汤阴县也是望族,族中读书出仕的子弟甚多,李深得弘治皇帝器重,又在工部营造中极为权威,前途可期,而李的嫡亲兄长李更是官居三品苏州提督学政。

    李嫡长子李延清转过年不过十九岁,自幼聪敏异常,弘治十七年秋闱中了举人,但其授业恩师有意让他取个好名次,春闱便并未放他下场,不然现在当也是个进士了。

    这样的青年才俊本当是婚姻不愁的,奈何,他上有两个庶出兄长,都是科举入仕,有了官身。

    一个是同进士,如今在蜀地为从六品同知,一个是举人,捐了官,在北直隶下等县为知县。

    下有异母嫡出幼弟,继母有亲生儿子,哪里会对他这个先头夫人生的、与自己儿子争家产的嫡长子上心?

    门第相当的人家,都知道他家底细,闺女嫁过来要伺候继婆婆,而妯娌都是不好相与的,不是活受罪么,哪有肯嫁的?

    若是往低处寻,李延清到底是侍郎嫡长子,身份又有不同,继室夫人也不肯担个苛待前头嫡长子的恶名,李更不肯让嫡出的儿子随便娶妻。

    一来二去竟成了难题。

    倒是李的同年为他与贺东盛搭了桥。

    贺东盛四个女儿,长女、次女、三女都是嫡出,且都已出嫁,最小的幺女虽是庶出,但是生下来姨娘就难产去了,被贺大太太抱了去,亦记在嫡母名下,同嫡女一般养大的。

    这姑娘族中行五,闺名霞姐儿,容貌随了她姨娘,便如那朝霞一般明艳,又同嫡女一样读书识字针黹女红学下来,是个极周全的姑娘。

    只是虽如嫡女一般,但到底是庶出,这事瞒不了人。

    此女这样的品貌,贺家又如何肯将就,便也拖了许久未曾看好亲事。

    这同年一说和,双方都动了意,待李延清中了举人,贺东盛看好了李延清的前程、李的仕途和李家的亲戚网,欣然同意了婚事。

    去岁四月间,贺五姑娘及笄之后,双方换了庚帖正式订了亲。

    本是拟定元年秋月里就成亲,这个年节两家还都是按照亲家礼仪走动的,不想年刚过了,李家竟来退亲。

    李的理由是,儿子重病。

    说是去年冬日里李延清染了风寒,不想竟越来越严重,进了腊月几乎起不来床了。

    李家生怕儿子有个好歹,拖累了贺家大娘子的名声望门寡、克夫的名声可不是闹着玩的,两家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故此李来提议退亲,男方有疾,与女方家脸面、声名都无碍的。

    他亲自登门,也给足了贺家面子,只取走庚帖,其余流程都由双方官媒来处理。

    贺东盛闻言便是一惊,虽说腊八等节李家大公子并未过府来给他这个未来岳丈请安,李府也来人说过李大公子病了,但他万没想到会病得这样重。

    好像妻子也曾安排过人去李府探病,只不过内宅的事贺东盛从不过问,也没上心,妻子似乎也没说过李大公子病入膏肓啊。

    贺东盛忍不住悄然观察了几眼李,见他面上是确实带了几分疲惫之色,但是也并不像多忧心的样子。

    不过这人又有续娶的娇妻,又有伶俐的幼子,且两个庶子也都成器,折了一个举人儿子虽然惋惜,却也真不一定作那如丧考妣之态。

    贺东盛又不免“理解”了几分。

    不过心下还是犹豫不决,无它,这是贺东盛最后一个未嫁的女儿了。

    若他还有多几个女儿,哪怕再多一个,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继续这婚事,甚至冲喜也要把女儿嫁过去,便是让女儿过去就守寡,能拉住李家这么姻亲也是好的。

    何况不过是个庶女。

    可惜他只剩下一个在室女了,又是个相貌极好、知书达理的女儿,说要找侍郎府的嫡出公子未必能找到了,但也不是找不到旁的好人家。

    比如勋贵那边的嫡子庶子的发妻,或者哪一位当权人物的继室,都是不错的选择。

    贺东盛本是含混着,想着先打探打探李延清到底病到什么程度了再做决定。

    但李却是非常坚决,端方君子的执拗,让贺东盛完全抵御不了,最终只好松了口,答应退还庚帖。

    庚帖是收在贺大太太手里的,她一听说要退亲就大皱眉头,贺东盛不知道李延清病情,她去探过病,是知道一二的,瞧着人是恹恹的没精神,但是没到下世光景,怎的短短十来天就能变化如此大?

    小五虽不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到底是她一点点拉扯大的,感情也极深。

    转过年来就是十六岁的姑娘,再拖下去可就过了花期,且退了亲一时又上哪里寻这等三品高官人家去,这还是侍郎嫡子,嫡子!

    “老爷这是糊涂了,怎的应得如此急?显得咱们家也忒凉薄了!若是开春天暖了,姑爷转好了,咱们家岂不是要后悔?”贺大太太忍不住同陪嫁嬷嬷抱怨着,又打发人去前面请老爷三思。

    “就说咱们不是背信弃义的人家,这一二日我便往李府去看看姑爷,与亲家夫人好好唠唠。”贺大太太如是吩咐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