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96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伊都立骑在马上,转过身子,看了一眼下聘队伍,对曹颙道:“真没想到静惠这丫头还有这般体面,这还多借孚若同郡主之力。堂姐地下有知,心中也当宽慰。”说到最后,带着几分唏嘘。

    一家人过日子,这不过是才开始罢了。

    想着兆佳氏的脾气,曹颙实是乐观不起来。不过,静惠是个性子柔顺的,婆媳间就算有摩擦,总不至于闹得鸡飞狗跳。

    以柔克刚,静惠说起来,也是贤淑贞静都占了。相处时日长了,兆佳氏若是能心结化去,就会看到这个儿媳妇的好了。

    富察府这边,傅鼐同其长子昌龄在府里。除了富察本家族人外,伊尔根觉罗氏的娘家同温顺公府那边都有贺客上门。

    昌龄乡试榜上有名,如今在府中读书,准备明年的会试。

    温顺公府那边,晓得静惠许给了曹家。虽说没有赶着上门接姑娘过去,但是为了面子好看,曾寿也使了仆妇过去问了两遭,送来一百八十两银子,给静惠添嫁妆。

    又送了五十两银子给觉罗氏,并且说了,按照抚养族中孤老之例,往后每年也是五十两银子的定例。

    待曹寅进京的旨意下来,曾寿那边就有些后悔了。

    曹寅为礼部侍郎、曹颙为太仆寺卿,未来的新姑爷也是补了侍卫,这门亲事着实要得。

    虽说论起出身,公府这边是开国元勋,几代来同皇家宗室嫁娶不断,要尊贵许多;但是曹家是帝王心腹,祖孙三代都是天子近臣,在朝廷上的分量可是不比公府这边差分毫。

    曾寿虽说后悔,但静惠已经被接进富察府。他也不可能放下身价,非要把姑娘接过来。不过,该表示的还要表示,那边除了之前送来的银子,又帮衬送过来不少嫁妆。

    静惠这边,也由姨母带着,往温顺公府给族兄族嫂请安。

    不管温顺公府是不是看曹家的情分,但是祖母老有所依,也使静惠打心底感激那边。

    随着吹吹打打声。曹家送聘的队伍已经到了富察家门外。

    傅鼐叫人开了中门,将队伍从大门迎进来,二十四抬聘礼陈列于庭院。

    初瑜与兆佳氏担当下聘的堂客,使人捧着如意匣子,被迎进内宅,曹颙同伊都立两个则由傅鼐亲自陪着,在客厅待茶。

    傅鼐满脸是笑,能看出是真心欢喜的。

    虽说富察家同曹家是姻亲,但是因早年恩怨的缘故,疏远多年。曹颙进京后虽说好些,但是傅鼐同曹寅两个仍是心结未解。

    如今,因静惠的缘故,使得两家重新续上姻亲,这往后走动起来也便宜。

    不止是中间有四阿哥的交代,就是傅鼐自己个儿,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虽说拉不下脸来向曹寅认错,但是想起年少轻狂时的事儿,委实是自己过错太多。

    伊都立同傅鼐原本关系就不错,坐在厅上,说起这门亲事,也都带着几分欢喜。曹颙坐在一旁,同昌龄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

    傅鼐手中捧着红纸折子制的《过礼大帖》,上写了“鸾音”二字,打开,内书:

    谨遵

    钦定协辩三元万年书

    合查

    乾坤二造年命不将吉期用良辰黄道周堂吉日,谨詹于康熙五十三年腊月十六日迎娶大吉。

    拜谢

    天地、合卺、坐帐、交盃、冠带,衣裳面向喜神正南,迎之大吉。

    宜娶、送亲人堂客用水、木两命大吉;

    宜娶、送亲人忌鼠、牛、狗三相大吉;

    宜新人上下轿用酉时大吉;

    宜忌产孕、孀妇,毛女不用大吉;

    一路逢庙、井、孤坟,用花红毡迎之大吉。

    大德望富察亲翁傅鼐老先生门下纳彩

    忝眷侍教姻侄曹颙叩拜。

    婚期已定,亲事在即,傅鼐“呵呵”笑了两声,合上帖子,问曹颙道:“南边来信儿来了!看样子,你父亲这是年底就能进京?”

    曹颙俯首道:“是,姑丈,已经收到父亲家书,说是新织造委了后,便启程进京。算算时日,就在冬月底、腊月初的光景。”

    “如此大善!到时候喜事也能热闹些。”傅鼐点头道。

    内宅,初瑜同兆佳氏被迎进上房,先由伊尔根觉罗氏引着,将两人带到东屋。

    静惠穿着新衣裳,盘腿打坐在炕上,俯首恭迎。

    初瑜充作使者,满脸带笑的从如意匣中取出如意,待看到如意侧面寸长的裂痕时,她眉头不由一皱,随即舒展开,装作不留意的模样,将如意放在静惠膝上。

    静惠已经是满脸羞红,俯首不敢想看。

    初瑜放完如意,又将带来的百子石榴簪、如意合欢钗拿出来,给静惠插戴上。

    兆佳氏站在一旁观礼,心中也是喟叹。从伊都立这边算,她是静惠的堂舅母;同曹家那边算起,她却是静惠的姨婆婆。

    没有父兄庇护,虽说名义上富察家为娘家,但是到底相隔了一层。要是出嫁后受了委屈,哪里有可倾诉之地?

    热闹了一番,这边置办了酒菜,同时给曹颂准备了文房四宝、糕点、果品等为回礼,就算是大定礼成,接下来就等着正式迎娶了。

    十天后,相同的仪式。往侍郎府下聘。同样的二十四抬聘礼,同样的锣鼓手,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大媒换成了傅鼐,伊都立已经往口外出差去了。

    看着曹家送来的聘礼,吴雅氏心里也算是满意。在她心中,本就觉得曹硕要比哥哥稳重些,有长子之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