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022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毕竟,新婚次日,便被媳妇儿赶出来不是什么光彩事儿。

    “支吾什么,问你话呢?”曹颂等得不耐烦,道:“总不是叫你媳妇儿给撵出来了吧?”

    曹硕满脸羞惭,恨不得找个的缝钻进去,缓缓的点了点头。

    曹颂见果是如此,想起自己那位表妹兼弟媳的脾气,对弟弟也生出几分同情。

    不过,他口中却尽是责怪之意,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模样。叫你出来,你便出来?七尺高的汉子,还能叫个小娘们给辖制了?既是做人家媳妇,哪里还能跟当姑娘似的,任性妄为?你可不能惯你媳妇儿这个毛病?”

    曹硕听了,小声回道:“她不是身子不好么?舅舅、舅母之前也同弟弟说过几遭,叫弟弟让着她些……”

    “就算要让,也没有这么让的道理,这不是叫人看笑话?就是母亲那里,也有你受的。再说,这两口子刚结婚,就分房也不吉利……”曹颂皱眉道。

    兄弟俩儿正说这话,就听到门外有人道:“三爷在么?太太请三爷过去说话。”

    来传话的,是兆佳氏房里的小丫鬟,名字叫纽扣。

    曹硕听了,看了哥哥一样。目光中露出几分祈求之色,道:“哥,我……”

    “行了,走吧,我同你一块儿过母亲那边去。”曹颂想起弟弟的亲事,也有自己推波助澜在里头,心中生出几分愧疚。

    早就晓得如慧是个爆炭脾气,不是好相与的。自己为了迎娶静惠,还怂恿母亲将如慧说给弟弟。如今看来,自己这般自私,实是不配做兄长。

    要是弟弟同如慧小两口能和和美美还好些,要不然话的,这岂不是自己造下的孽?

    曹硕随着哥哥往内院去,也是觉得头皮发麻。添香的事儿,原还想过些日子再禀告母亲,看来今儿要是究起来,未必能瞒得下。

    兄弟两个,沉着脸,心思各异的进了内院正房。

    兆佳氏抽了一袋烟,已经平复了心气,问曹项与曹頫两个来喝会亲酒的都是什么人,席面热闹不热闹什么的。

    曹项与曹頫垂手答了,却是有的清楚,有的没留意。

    等明天次子与侄女“回门”,这边就能拆喜棚,喜事这就算都办完了。

    想着这二十来天,数不清的客人,还有源源不断的贺礼,兆佳氏有些意犹未尽。

    她看了两个小的一眼,一个转年十五,一个转年十四,再过两年,也是将说喜事的年纪。

    要是再说上两门妥当的亲事,那她可就念阿弥陀佛了。

    说话间,见曹颂与曹硕进来,兆佳氏故意板了脸,皱眉对曹硕道:“都这大人了,还要事事提点你不成?就算着急读书,也不在这丁点儿功夫,还不快回新房好生陪着你媳妇儿,明天要‘回门’呢,委屈了新娘子,仔细你舅舅不给你酒吃。”

    曹硕见母亲只提让自己回新房,只字不提别的,脑子一时有些转不开,面上不禁露出迷惘之色。

    就算是再偏疼侄女,也不敢纵她如此吧?怎么一句责怪那边的话也没有?还是因自己收添香在前,母亲为了安抚那边,才吩咐自己退让的?

    兆佳氏见曹硕如此,笑骂道:“还愣着做什么?真还读成了书呆子不成?我是盼着你好生念书,往后光耀门楣,却也盼着你们早点给我添个大胖孙子。”

    曹硕红着脸,低着头不言语。

    大过年的,曹颂也不愿家里闹出笑话。

    况且正如母亲所说,明天弟弟弟妹还要回门,因此,他便对曹硕道:“既然母亲吩咐,你就收拾收拾书房,还是回自己个儿院子去。”说话间,冲曹硕使了使眼色。

    曹硕应声,从兆佳氏屋子退出去,在院子里迟疑了一下,还是回书房整理行李去了。

    少一时,曹硕抱着行李到西跨院。

    西跨院上房里,如慧哭累了,重新洗了脸,正在外间歪着。陶嬷嬷坐在炕边的小杌子劝了半晌,劝得口干舌燥,也不见姑娘说出软话。

    想着明天的“回门”,陶嬷嬷叹了口气,道:“姑娘,就算不为了自己个儿的将来筹划,也要想想明儿,要是老爷太太晓得姑娘、姑爷刚成亲就闹口角,还不知要怎生惦记。为了筹备姑娘的亲事,太太的头发都白了不老少,姑娘就忍心还让太太操心?”

    如慧发了一通火,已经去了不少心气。

    听到提到自己个儿的父母,她心里有些放心不下,道:“嬷嬷,明儿额娘要是问起,咱们别说这样没用的还不行么?”

    陶嬷嬷皱眉道:“好姑娘,太太是过来人,姑娘与姑爷好不好,太太还瞧不出来么?何需要问老奴?”

    如慧闻言,坐直了身子,面上带着几分不安,使劲的攥了手中的帕子,小声嘀咕道:“嬷嬷,那该怎么办?总不能我去请了他回来?”

    “姑娘终是晓得不妥当了!”陶嬷嬷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道:“好姑娘,往后别这样,总要给姑爷留点脸面与余地才好。小两口都是床头打架床尾合,膈肌两句也没什么。老奴舍了这张老脸,过去请姑爷回来。”说着,便站起身来。

    如慧拉不下脸,想到厢房里住着的添香,心里也堵得慌,侧过身子,道:“嬷嬷别去,倒显得咱们理亏似的,明明是他小小年纪,私德不检点。”

    陶嬷嬷听着如慧说话的口气居高临下,劝道:“姑娘,虽说您同姑爷是嫡亲的表姊弟,毕竟如今做了夫妻,姑娘说话还要绵和一些才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