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22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他们两个,同年同月所生,早年又曾同在尚书房读书,却是半点交情也无。

    一个是皇帝的嫡长孙,一个是下贱的包衣之子。

    在弘皙眼中,曹颙原不过是玩意儿一样的东西,所以见不得他出风头,见不得皇帝偏宠他。

    当年,不过是恶作剧,想要戏弄戏弄曹颙,没想到却受到康熙的训斥。这以后弘皙的心里,对曹颙就有了忌惮之心。

    之前,弘皙只以为是养恩大于生恩的缘故,使得皇玛法待曹家甚厚。将包衣之子,当子侄般关爱。

    这半年,因太后数次赏赐曹颙之母,使得各种揣测满天飞。

    连带着弘皙这边,也自以为弄明白了去康熙关照曹家的缘故。他能查到的消息有限,查来查去,不过是同初瑜一个结论,以为李氏是大长公主的私生女,祖父的亲表妹。

    这似乎也能解释通为何曹家这般受到恩宠,李氏所出的这双儿女又都结亲皇家宗室。

    这几年的沉浮,使得弘皙已经尽收锋芒,变得内敛起来。

    微微一怔后,他脸上已经添了笑,道:“曹颙回来了,这次你却是立了大功。说起来,我做为皇玛法的孙子,也当向你说声谢……”

    这却不是假话,听闻有准格尔人假降刺杀之事,弘皙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说他不用像父亲那样被圈着,但是手上却是没有差事,也没有什么得用的人手。要是圣驾……他根本就不是那几位叔叔的对手……

    八阿哥虽说连遭呵斥,又被停了钱粮,但是至今朝中老臣眼中,仍然是“今上诸子,八王最贤”。

    京里的皇子,有希望继承大位的还有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生母德妃与宜妃同掌宫务,在宫苑里说得上话。

    出京的皇子中,三阿哥与四阿哥执掌部务多年,也有几分根基。要是那两位得了消息,奔回京城,也有一战之力。

    不管怎么算,都没有弘皙的事儿,他自然就盼着祖父能再熬给三年五年的,等自己有些根基后再腾地方。

    曹颙的心里,对这位皇长孙是存了避讳的,恨不得避而远之。

    今天遇到,却是不得不应酬,曹颙只好按照规矩执礼。

    弘皙叹了口气,道:“十六叔上个月折了嫡子,虽然得了消息,从热河驰骋回京,但还是没看上,难过得不行。我过去陪着吃了两顿酒,十六叔每次都要提及你来。还说你家有个和尚,是个精通佛法的,要请来给小阿哥做法事,后来赶上十六婶卧床,十六叔忙着这头,才没有再提。”

    曹颙来前,已经听初瑜提过此事。

    上个月初九,十六阿哥福晋郭络罗氏诞下了嫡子,却是没有站住,出生不到半月就夭折了。

    早在三年前,十六福晋就夭折过一个嫡子。

    好不容易平复了丧子之痛,却又赶上这种事,实是可怜。

    曹颙身上有侍卫腰牌,能从东华门那边去阿哥所。

    今天因要遵照规矩,往康熙处递牌子,所以没有先到十六阿哥住处。

    听弘皙巴巴的提到此事,曹颙心里既是唏嘘,又是惊醒。

    这个弘皙以后可会有“忤逆案”的,不能让十六阿哥同他太近了,免得受到牵连。

    少一时,已经有内侍来传话,传康熙口谕,命曹颙乾清宫见驾。

    曹颙同弘皙与伊都善别过,跟着内侍往乾清宫去了。

    弘皙的脑子里却是已经转了好几个弯儿,这些年他也算是看明白了。

    在登上那个位置之前,所有的荣誉与地位都来自皇玛法的恩赐。

    父亲虽然因糊涂,行事不检,被小人蒙蔽,失了圣心,但是嫡母瓜尔佳氏却是始终受到圣赞的名门之女。

    就算是同丈夫一道,接受这被圈的日子,但是瓜尔佳氏安分柔顺,至今仍是不能让人说出半个不好来。

    在“二废太子”前,二阿哥为了抬高长子的身份,还特意让他认到瓜尔佳氏名下,充作嫡长子。

    这一认,却是使得弘皙成为“名正言顺”的嫡皇孙。

    他的身份尊贵起来,成为皇孙中第一人。

    就算是二阿哥被罢废,在儒家正统眼中,弘皙也比其他庶王更有资格登上储位,这就是占了“嫡”字的好处了。

    他一边带着人往太医院去,一边却是在心里暗自念叨着,为什么病的不是阿玛?

    要是父亲病了,说不定会引起皇上的追思,却是好事;要是嫡母瓜尔佳氏薨了,那其背后的宗族力量,弘皙就借不上光了……

    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看着曹颙,原本严肃的脸变得柔和起来,带着些许关切,问道:“你的伤势如何了,这千里迢迢的奔波,别太累着。”

    虽然他现在摆出的姿态,如同是亲长们温煦,但是曹颙的心里却感觉不到暖意。

    真是假惺惺,自己因何这般狼狈不说,还不是皇帝的“金手指”,探查出哪里有金了。

    曹颙低着头听了,面上是恭顺状。

    康熙迟疑了一下,瞅了瞅曹颙道:“你今儿初到京,还要调理几日,看着无大碍了,才算是妥当。”

    曹颙在旁边听着,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再好生“补补”。

    康熙年说完,见曹颙只是频繁点头头,心里却有些沮丧。

    “这样,你再歇几日,进了十一月在到内务府报道。”康熙思量了一回,说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