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49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伊都立接过,一口饮了,只觉得去了几分暑气,舒坦了不少。

    他犹豫了一下,皱眉问道:“好好的,月娘怎么跑去见外客了?”

    月娘是他春日里添的妾室,今年才十三,正是豆蔻年纪,娇小可人。

    伊都立的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原是要过来热河的,因家务脱不得身,就叫人将月娘送了过来。

    刚好伊都立因初瑜在府里遇刺之事,有些迁怒杨瑞雪,见小妾到了,就一直歇在月娘屋里。

    “许是想探听姐姐的消息吧,不是说月娘的姐姐做了云少爷的屋里人么?”杨瑞雪轻声回道。

    “饶是如此,你也当拦着些。她年岁小,不晓得规矩,你这当姐姐的,也不管教管教。”伊都立想着刚回来时,见月娘与仕云两个在堂上说话,心里就有些不对味儿。

    “是,爷,奴晓得了。”杨瑞雪低头应着,拉了伊都立胳膊,道:“爷别恼了,月娘妹妹同仕少爷年岁差不多,小孩子愿意亲近些也是有的。”

    她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伊都立的眉头皱得更紧。

    杨瑞雪乖觉,已经收了声,走了两步,到窗前的桌子前,摘了一根发钗下来,挑了挑香炉里的烟灰。

    伊都立原还怕小妾出身风月场合,闺门不肃,给自己戴了帽子。

    见了杨瑞雪轻柔的腰肢,想着她床笫之上的风情,伊都立不由身上有些发热。

    加上酒气未消,又是美色当前,伊都立哪里还把持得住。

    他站起身来,走上前去,一把将杨瑞雪楼在怀里,手脚已经开始不老实。

    “爷,妹妹还等着爷呢……”杨瑞雪想要挣扎开来,却被伊都立抱得紧紧的。

    伊都立被挑得兴起,一把将杨瑞雪横抱起来,脚下走了两步,将她压在炕上。

    这时,就听外头有丫鬟禀告:“老爷,二太太,月姨娘使人过来,问老爷何时过去。”

    伊都立的手在杨瑞雪的胸前揉着,正是激荡之时,闻言不由扫兴,转过头来,对着门外道:“不过去了,叫马嬷嬷过去,教教她规矩……”

    杨瑞雪化作一汪春水,心里得意,嘴里微微呻吟着,身子已经软了……

    第0678章 酷暑

    六月初二,曹颙还没将新写的折子递上去,十六阿哥就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之前的请旨折子,康熙已经批了,允他暂回京城。并且还有旨意,让他回去带人探察京城四周,看看旱情如何。

    曹颙不胜欢喜,将手头的差事都交接了,又请陛辞。

    康熙便没有传召他见驾,不过也打发魏珠出来带了口谕,让他精心差事,不可糊弄。

    因一个祈雨之事,已经折了多少官员,曹颙就算再大意,也不会在这个上面偷懒。

    李氏与初瑜这边,早已收拾好行李。因女眷都回去,所以魏黑之妻香草带着七娘,也收拾好东西,要跟着一块回京。

    只是想着这边就剩下曹寅,李氏心里又有些不放心,待曹寅再三劝了,才依依不舍的上路。

    来时还是春日,回去时已经是盛夏,道路两边别有一番景致。

    一行都是妇孺,曹颙就吩咐人缓行。

    除了天佑与恒生两个天天嚷着骑马外,偶尔曹颙也将天慧抱到马背上透透气。

    刚从热河出来时还好,青山绿水,并不觉得暑热。行了两、三天后,就开始觉得热了。

    李氏上了年纪,初瑜是大病初愈,孩子们也娇嫩,所以也怕中暑。每日里早早出发,中午就在驿站歇了。

    如此这般,总算在六月初七那天,平平安安的抵达京城。

    早先在京城里还不觉得,这去了趟热河,再回京城,越发觉得京里的暑热难当。

    兰院上房这边,已经搁了两个冰盆,李氏还是热得睡不着觉。

    想着要去海淀园子小住,但是素芯之事还没处置妥当,李氏也不好过去享清闲。

    兆佳氏这边,已经是抱怨了两遭。倒不是挑这门亲事如何,而且觉得眼下董家还不接姑娘有些不对劲。

    到底是亲娘没不在了,后娘也不精心。要是想赶在年底前出门子的话,这要预备的事儿还多着。

    李氏这边,对于丈夫给侄子定下素芯之事,心里并不怎么看好。

    女子本就青春有限,找个小夫君,往后怕是会吃力。

    兆佳氏早就惦记给幼子张罗亲事,是李氏晓得的,所以还担心她嫌素芯年纪大,往后婆媳不好相处。没想到兆佳氏这边却是反常,提起素芯并无不满之意。

    她哪里晓得,现下兆佳氏已经将素芯当成了自己人。

    早年兆佳氏刚进曹家时,就因不识字,受过丈夫的挑剔。曹荃当初,还曾想着亲手给妻子启蒙,但是兆佳氏对别的还伶俐,对于学习写字,却是打死也不开窍,终是不了了之。

    曹家年轻一辈的媳妇,初瑜不用说,是尊贵的皇孙女,满汉文都通晓;就是静惠这边,也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论出身也好,论品貌也好,都比兆佳氏强许多。

    静惠那边,又是个滴水不漏的,使得兆佳氏都没地方摆婆婆的谱。

    如今有了素芯,她也开始念叨“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这句话,想起孙老太君在世时的威风,心里有了祈盼……

    李氏这边,则是有些为难。

    按理来说,儿女亲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素芯后母高氏,并不是董家能说得上话之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