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53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虽说谁家也不缺这几块肉,但是这是木兰行围的东西,又是御赐,三福晋自然是面上有光,其他贵妇也是没口子的奉承。

    三福晋耳濡目染的,也学着丈夫“谦逊”那一套,只说是皇阿玛的恩典,指定是其他皇子府也有的。

    刚好五福晋也住在海淀园子这边,听了这话,就多问了传旨侍卫一句。

    除了三阿哥这边,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这几个开府阿哥都有。就是宫里的几位阿哥,也是人人有份的。

    边上的八福晋听了,已经是变了脸色。

    当朝皇子中,除了被圈的大阿哥、三阿哥,与跟被圈差不离的十三阿哥外,就只有八阿哥这边没有赐肉。

    她本就有心病,再看着别人,就觉得别人的眼神也不对了。

    冷言冷语的说了两句,八福晋就从诚王府园子出来,回了自己园子。

    她却是越想越委屈,越想越恼,就算是父子有不合的地方,到底是至亲骨肉。难不成,这失了圣心,八阿哥就不是皇子,自己就不是皇子福晋了?

    如此一来,落到有心人眼中,丈夫就是同大阿哥、二阿哥他们似的,是彻底的废人了。

    恼怒之下,八福晋就举着炕桌上的如意,使劲的往地下摔去。碎片溅起,唬得边上一个小丫鬟讶然出声。

    八福晋一个眼神过去,那小丫鬟险些魂飞魄散,连忙跪下磕头请罪。因受惊不已,眼泪都出来了,端得是梨花带雨。

    八福晋的满肚子邪火正无处可撒,最受不得的就是丫鬟狐媚,冷哼一声,换人拖出去打板子。

    这丫鬟也是合该倒霉,没等被拖出去,就已经唬得两股尽湿,尿了裤子。

    八福晋正觉得晦气,见了地上的尿渍,两眼发黑,险些背过气去。那丫鬟也是由四十板子,变成“狠狠的打,打死拉倒”。

    八阿哥听了这番讲述,神色怔怔的,只觉得后背发寒,浑身冷得牙齿要打颤。

    八福晋眼泪婆娑中,瞧见丈夫进来,已是慢慢止了哭声。不过,听了丁嬷嬷这番讲述,她实是忍不住,又是潸然泪下。

    她站起身来,上前两步,顾不得婆子丫鬟在旁,一把搂住丈夫,哭着道:“爷,等圣驾回来,我就进宫求太后,进宫求皇阿玛。皇阿玛好狠心,爷犯了什么罪过,要受这样的委屈……”

    八阿哥只觉得胸前发闷、嘴里腥咸,嗓子眼热热的,已经呕出一口血。他使劲的咽了咽,伸出手去,安抚的拍了拍妻子的后背,轻声道:“不过是一块肉,有什么可计较的……”

    曹府,兰院,上房。

    看着盘子里的两条半风干的鹿肉,每块巴掌大,还有边上的皇绫,曹颙也颇为新奇,拨了两下,道:“有点少吧?约摸也就二斤。天佑、恒生那两个小家伙,如今的饭量可大。”

    李氏见儿子如此,不由失笑,道:“是千里迢迢从蒙古过来的御赐之物,还能有多少?到底是皇恩浩荡。就这两块,能得的人家想来也是有数。天佑他们想吃鹿肉,厨房里还有,家里又不是就这两块鹿肉。”

    初瑜在旁,亦是附和婆婆所说。

    李氏这边,已经叫人去中堂摆香案,吩咐要将这块肉供起来,中秋团圆宴时,阖家享受,感受圣恩。

    倒不是她眼皮子浅,没见过鹿肉,拿着当珍贵物;而是规矩所致,总要郑重一些,方显得恭敬。

    传旨侍卫过来时,曹颙还在衙门,得了消息,匆忙回来接旨。

    眼看就中秋,曹颙还以为能有什么赏赐,但是见钦差念了半天圣旨,也没提什么赏赐。

    末了末了,传旨侍卫使人端了托盘过来。

    上面覆了黄绫,这就是御赐之物了,曹颙这边少不得磕头领旨谢恩。

    实没想到,赐下的只有两块半风干的鹿肉。

    前些年随扈时,也曾见康熙赐鹿肉于督抚大员,曹颙当时还觉得可笑。

    就算是帝王,也要经营。

    夏至的扇子,行围的鹿肉,都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但是那些受到恩赐的督抚大员,怕是要感激涕零,谢旨的折子里,少不得越发表忠心。

    想到此处,曹颙才想起自己的差事,这谢恩的帖子,要交付传旨侍卫带着御前的,耽搁不得。

    因此,他站起身来,对李氏道:“母亲,儿子先回书房。瞧着方才那鹿肉,倒是勾得人眼馋,晚上叫厨房做两道鹿肉吧。天转凉了,儿子陪母亲喝两盅。”

    李氏笑着应了,道:“难得有你想吃的,我这就使人预备去。”

    曹颙点点头,同初瑜交代了一句,就出了兰院,往书房去。没出二门,就见有个丫鬟跟着婆子进来。

    见了曹颙,那几个丫鬟婆子忙止了脚步,俯身给曹颙请安。

    曹颙脑子里正想着谢恩的折子是自己写,还是请蒋坚参详,摆摆手命众人起了,就移步出了二门。

    李氏这边,刚想着同媳妇商量商量,是葱烧鹿肉,还是人参炖鹿肉,到底怎么个吃法,就听廊下有人报:“太太,东府的红梅姑娘来了……”

    李氏闻言,脸上已经减了笑,道:“进来吧。”

    初瑜见东府来人,想到悬而未决的曹项亲事,也跟着悬心。真是有些怕了,不晓得二太太又要闹出什么动静。

    她前儿虽提了个法子,夫妻两个前面还觉得可行,但是最后顾及到四姐、五儿来个还没出阁,怕连累了她们名声受损,得不偿失,终是觉得不妥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