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667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就算她体恤兆佳氏因守寡的缘故性子越来越不堪,却终究是慈母心肠,更心疼儿子。

    因此,李氏这次没有给兆佳氏留情面,直接道:“弟妹,小五是成亲了不假,往后不出仕么?四姐、五儿渐大了,出门子不过一转眼的功夫。为了几个银钱,真要让曹家背负‘为富不仁’的帽子?”

    兆佳氏初还不服气,闻言嘟囔道:“嫂子这是说话不腰疼,我们比不得西府宽裕,总要叫人活不是。”

    李氏见她还半点不知错,不由心下着恼:“弟妹要是这样说,我就不啰嗦了。难道弟妹不操心,这府里还能短了吃穿?颂哥儿是嘴笨了些,却是个孝顺孩子。家和万事兴,这京城有多少人家,就败在家事上。弟妹非要逼得颂哥儿背了‘忤逆’的名儿,丢了爵位才好?杜家的事儿,那是一条人命啊,弟妹就不觉得怵得慌?阿弥陀佛。”说完,看了不看兆佳氏,就起身离开。

    不晓得是李氏这番话起了作用,还在自己个儿想明白了,兆佳氏终于消停下来,次日还专程到西府给李氏请安。

    李氏见她精神萎靡,既是恼她生事,又是怜她守寡艰难。加上想要给静惠留出余地,整顿东府内务,李氏同初瑜说过后,就拉着她一起到西郊避暑。

    除了兆佳氏,四姐、五儿两个也去了,留着素芯协助静惠料理家务。

    兆佳氏这些年的行为实令人生厌,不过毕竟是曹颂兄妹的母亲,不能打不能杀,也不好再放任自流。

    只是曹颙也不愿再纵着她生事,在母亲面前念叨了好几遭,请母亲摆着长嫂的谱来。要不然的话,使得兆佳氏性子越来越歪,受累的就是二房的孩子们与曹家的名声。

    李氏心里已经拿定主意,将看着兆佳氏当成自己的差事之一,不再让孩子们费心。

    曹府家眷搬到海淀园子后,曹颙每日要衙门当差,可是也住在海淀园子。因圣驾不在京,免了大朝会、小朝会之苦,上午晚些到衙门,也没有干系。

    只是曹颙身为小领导,迟到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也容易引人非议。所以,起床就早些。

    如此早晨天刚亮,他就要起身,从海淀到城里;落衙后,再出城去园子。半月下来,看着清减不少,使得初瑜甚是心疼,想要搬回城里住,被曹颙劝下。

    每次来回骑上两个时辰的马,曹颙觉得筋骨舒活多了。

    曹颂身为外班侍卫,没有随扈,还在园子这边驻守,如此一来,离曹家园子倒是方便,隔三差五的过来给亲长们请安。

    这一日,他带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曹项来了家书,绿菊生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信中除了给长辈们报喜外,还请大伯给孩子赐名。

    在这个社会,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

    曹寅心中原本对那个放弃了科举仕途的侄子有些不满,但是已经过去一年,早已不计较了。这次听说添了侄孙子,他也是高兴不已,当晚多喝了好几杯。

    他心中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儿子没有广置妻妾,要不然长房也不会这般骨肉凋零。但是媳妇身份尊贵,又生了长孙天佑,他这做公公的,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在安置的时候,他跟妻子提到,要不要请太医,给儿子媳妇好好诊诊脉,看能不能再好好调理调理。

    他心中始终记得曹颙当年所说的“梦”,长房有断嗣之忧,由二房侄子继承香火。

    李氏晓得丈夫心病,是因二房添孙的消息。

    犹豫了半晌,她才低声对丈夫道:“老爷,皇上比老爷还年长几岁,这几年却连着添了几个小阿哥……要不然,从府里挑两个本份的丫头,留在老爷身边侍候……”

    曹寅听了,只觉得酒醒了大半,“咳”了两声道:“荒唐!孙子都满地跑了,还纳妾,成何体统……”

    李氏当年是从媳妇熬过来的,生了儿子后还被老太君指了琉璃下来。将心比心,她实不愿意让媳妇再遭一次自己的罪。说这句话,也是晓得丈夫爱惜名声不会甲子之年纳妾,才用这个来堵丈夫的嘴。

    少一时,听到丈夫仍是长吁短叹,李氏有些不忍心,低声道:“听说太医院那边有好药,十五侧福晋就是吃了那边的方子才怀上的,赶明托人问问看……”

    第0749章 讨要(上)

    静惠是孤女不假,却是跟在祖母身边,见证了伯父家被家破人亡。

    勋爵之后,天子信臣,天下第一总督,噶礼当势时,总督府何其显赫?府里的管事出去,就是知府见了,也要陪着笑脸。

    那些道台太太、知府奶奶,到了总督府,巴结得跟什么似的。等到噶礼事发,最后什么都成了罪名。

    曹家还不到那个地步,但是一个卖烟、一个加租,哪个都是惹祸的根本,如何不让静惠心惊警醒。

    李氏与曹颂的意思,已经跟她交代明白,那就是要当得起家来。对于婆婆,要孝顺、要恭敬,好吃还喝讲规矩的侍奉着,但是这家务大权一定要收到手中,不能再任兆佳氏肆意。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担待着曹家的名声,与曹颂兄弟几个的前程。

    只是她向来好性子,这个管家婆子、媳妇中,是兆佳氏用惯的老人。一时之间,也没有几个人真服她。

    静惠也不着急,只是慢条斯理的对着账册。半日的功夫,她就挑出好几处错账来,革了好几个管事媳妇的差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