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69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父亲是什么?在儿女成长前,父亲是参天地树,为家人挡风遮雨;在儿女成长后,或许就是个啰嗦的老头。

    不管何时,父亲都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曹颙晓得父亲的状况不好,不像是长寿之像,心中一直担忧。不晓得要是到了父亲没了那一日,母亲会如何?

    “请父亲体谅儿子的孝心,让儿子尽尽孝吧。”说到。最后,曹颙都有些动容,看着曹寅说道。

    曹寅的神色,也是变了又变,最后叹了口气,道:“颙儿,为父体谅你的孝心,你也当体恤你母亲的慈母之心。”

    “父亲,只是声势大罢了,民乱还不成规矩,要不然着急的就是热河那位了。”曹颙说道:“儿子已经给皇上上了请旨的折子,等旨意下来,儿子就出京。”

    曹寅望了望儿子坚毅的脸,叹了口气,终是没说什么。

    曹颙迟疑一下,问道:“父亲,方种公是不是父亲举荐给皇上的?”

    曹寅闻言,没有回答,只是神情莫测的看了看儿子。

    “就算方种公治好天慧眼疾,若是没有查清楚他的底细,皇上也不会轻易用人的。”曹颙说道。

    曹寅道:“不是我举荐,但是皇上确实下了密旨,垂询方种公的医术。能用他的缘故,不是因我举荐,而是因为七娘在曹府。”

    曹颙听了,实在气闷。曹家与皇家的关系在这里,不得在这个位置上熬,他不愿牵扯进无辜之人,更不要说方种公算是他曹颙的恩人……

    三日后,圣旨下,户部给事中曹颙赴河南府,彻查越狱案。这次越狱的几个主犯,就是河南府民乱的带头人。

    这三日的功夫,曹颙半点没有闲着,将手头的差事交代后,从户部调了河南府最近几年的赋税情况,又在吏部将河南府几位官员的履历查清楚。

    十六阿哥得了消息,脸色铁青的进了户科衙门,第一次摆起了皇子阿哥的谱,将外间当差的笔帖式都给轰了出去。

    “曹颙,晓得你牵挂堂弟,但是也不敢这般行事?这是什么事儿?是民乱,什么是民乱?大家都不敢说,不就是‘官逼民反’么?别人生怕沾上,这投鼠忌器。去的时候好去,平乱也不难,到了清查之计,要得罪多少人?你不是糊涂人,爷不信想不到这点!”十六阿哥越说越气,最后气得直跳脚。

    曹颙苦笑,他最厌烦麻烦,可是有什么法子。

    一个曹项,没了音讯,他能忍得;一个鲁莽的曹颂下去,再加上身子孱弱的老父,曹颙如何能无动于衷。

    “真要是到了那时,就要求十六爷庇护了。”曹颙说道。

    十六阿哥说了这么一通,就等来曹颙这一句,噎得没话说。

    气氛有些沉重,曹颙笑道:“只是今年十六阿哥的寿辰,又赶不上了,十六爷勿怪。等从河南回来时,定寻摸点土仪来孝敬十六爷。”

    十六阿哥听了,瞪了曹颙一眼,道:“你还有心思笑,你是当自己个儿去游山玩水么?”

    曹颙从书案上拿起一把折扇打开来,摇了摇道:“洛阳牡丹甲天下,我早就心向往之;如今虽过了花期,但是尝尝洛阳水席,是也好的。”

    这把扇子,是十六阿哥亲自画的扇面,送给曹颙的。

    曹颙觉得比外头送的扇子画面看着素净,入夏以后就用了这把扇子。

    十六阿哥瞧了两眼,摇头道:“只有你这懒人,不爱动脑子,原本令人头疼的事,也当成是好玩的,不过是自欺欺人。”

    见十六阿哥气鼓鼓的,曹颙合了扇子,道:“十六爷,这些年,除了随扈,我又哪里有出去见识的机会么?这外头的山山水水,不仅十七阿哥喜欢,我也喜欢。往好处想吧,再说还能避一避那位,要不然再被纠缠几次,就算没有投到他门下,也难保四阿哥心中没有嫌隙。”说到最后一句,压低了音量。

    十六阿哥叹了口气,圣旨已下,他说也是白说。

    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摔到曹颙桌上,道:“河南绿营总兵尹玉起是爷的门人,到时候要是没法子,就寻他做帮手。”

    曹颙看着那信,脸上添了笑意。

    十六阿哥怒气冲冲的赶来,不是为了指责他,主要目的还是这封信。

    十六阿哥被曹颙笑得不自在,转过脸去,嘟囔道:“既然要去,就折腾得漂亮点儿,将官职升一升,省得拘在这小院子里,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曹府,东院。

    静惠将丈夫的行李收拾妥当,因为要着急赶路,曹颂已经吩咐了,只带必需品。饶是如此,静惠这边也收拾了好几大包。

    曹颂早年去西北大营,是驰驿而往,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有过出远门的经验。见了这几包行李,他摇了摇头,道:“不行,重新收拾,没法带。”

    静惠摇摇头,道:“只有边上这包是爷要带的,有几套欢喜衣服,还有一包银子。”

    “那几包既是不带,还收拾出来做什么?”曹颂听了,有些糊涂。

    “虽然爷同大爷这一路要疾行,但是西府那边会使人赶着马车前往的。右边那两包,是预备给绿姨娘与侄儿的百日礼。还有两包,也是爷的衣裳。大爷既领了钦差的旨意,这趟去,怕是要耽搁几个月。爷这边,是奉旨扈从的,也不能很快回京,总要预备得妥当些好。”静惠说道。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