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175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初瑜想了想,道:“记得有一匣,还是早年阿玛给置的。我不爱戴这个,前几年翻出来,想要做几套首饰孝敬给太太。太太说那边有几套好的,是祖母留下的,并不需再制,就留着没动。”

    曹颙道:“刚好,使人寻出来,赶明寻个内务府巧匠,给天慧做副眼镜儿。”

    天慧边上听着,抿了抿小嘴,露出两个小酒窝。天佑迟疑了一下,上前一步道:“父亲,要是寻人给妹妹做眼镜儿的话,能不能给先生也做?先生眼睛也不好。”

    这点曹颙倒是不知道,虽说弄几副镜片不是大事,但是这近视眼度数不同,这所需镜片也不同。

    天慧用的这副,当初是拿了几匣子镜片,挨个让她试戴,最后选出来的。

    有点麻烦,但是曹颙还是点了点头……

    曹颙这边的玳瑁眼镜还没功成,就到了四月初五,殿试之期。

    曹项还是初次进宫,也是初次得见天颜。圣驾早年南巡,驻扎曹家,也召见过曹家子孙。不过,有殊荣陛见的,只有曹颙与曹颂兄弟两个。

    按照规矩,前年他外放之前,需要进宫陛见。但是因当时圣驾在热河,他也没机会得见天颜。

    远远的,只能见个影子。

    曹项手心都是汗,稳了稳心神,不去看前面的帝王,也不看四周的兵丁。

    想着大伯的期待,姨娘的叮嘱,绿菊的温柔,曹项脑子里清明许多。帝王的无上威严也好,皇宫的气派也罢,都等考完这一场再思量。

    等到贡生们开始执笔,康熙坐在龙椅之上,却是侧过身吩咐道:“去问问,曹项是哪个?”

    旁边侍立的,正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张廷玉。

    张廷玉低声应下,退到一边,问了几位在场的礼部官员。

    因曹寅致仕前,就在礼部当值,所以他的侄子,也引起几位官员的关注。刚好有个在太学见过曹项的,指了指第三排的一个士子,道:“大人,就是那位。”

    张廷玉仔细望去,确认了位置,才回到康熙身边复命。能够引得皇上亲口相问,难道是皇上要加恩曹家?却不晓得这个曹家子弟学问如何,能不能有资格让皇上抬举。

    康熙望去,只能看到一个贡生低头挥毫,看不真切。他转过头来,道:“听说你弟弟也是这一科,是哪个?”

    张廷玉早就看到弟弟的位置,听到康熙相问,怔了怔,往场中张望了一会儿,指了指西南角的一个士子,道:“回皇上的话,好像在那边。”

    康熙挑了挑嘴角,若是所思的看了眼张廷玉。

    张廷玉只觉得心里扑腾扑腾的,心里说不出是惊是喜……

    第0788章 喜气

    四月初七,殿试第三日,放榜之日。

    殿试不过是排三甲,极少有贡生在殿试上被刷下来,所以曹颙这边笃定的很。父亲那边预备了半个月,看来能给堂弟操办几桌进士酒。

    曹家这支终于有人不是恩荫入仕,即便皇家以后夺了曹家的恩典,曹项这房正途出身,也能延续下去。

    一时之间,曹颙倒是有些“我家有子初长成”之感。

    他惦记家中,就早早的完了手头的差事,与两位给事中打了个招呼,离开了衙门。

    才到西单牌楼,就见赵安骑马迎面而来,脸上带着兴奋之色。见了曹颙,他感觉勒住马缰,翻身下马,禀告道:“大爷,四爷中了探花,老爷打发小的给大爷送信。”

    “探花?”曹颙闻言,欢喜不已。

    这状元,榜眼,探花,以前都是话本中看过的。进京多年,他也见过几次新状元游街,不是中年汉子,就是暮年老者,翩翩少年郎没见过。

    在曹家兄弟中,曹项容貌虽比不上曹颙与小五,但是也颇为英俊。加上十八的年纪,真正是少年才子。

    曹颙心里,对于科举之事,原有几分不屑的。但是见那些埋首经书十几载、数十载的儒生,也觉得佩服。

    到了曹府门口,就见东、西两府前,满地的红色鞭炮纸屑。

    就是门房小厮,脸上都是笑意,看着甚是喜庆。

    “老爷呢?”曹颙翻身下马,将马缰交代门房手中,道。

    看到曹元出来,曹颙问道。

    “老爷同四爷在祠堂。”曹元躬身回道。

    看来是祭拜曹荃与曹家祖宗的牌位去了,曹颙想了想,没有凑趣,直接去了内宅。

    兰院,上房。

    除了李氏与初瑜婆媳,还有兆佳氏与静惠、素芯两个,正说着过几日下聘之事。

    按照将军府那边的意思,原想在三月末确定婚期,但是曹寅这边,以怕耽搁曹项应试为由给推了。

    如今中了进士,有四十五日的假期。

    若是想要将婚事料理完毕,就要择个日子下聘。

    兆佳氏精神不佳,早就将事情交代给两个媳妇。静惠与素芯寻人问了日子,四月初八、四月十二,四月二十八都是好日子。

    初八就是明儿太赶了,因为初九新进士还要进宫。选四月二十八的话,五月迎娶又仓促了,所以妯娌两个都觉得四月十二刚好。

    李氏这边,因分家了,自不好拿东府的主意;兆佳氏这边,心里虽窝火,却也不愿在媳妇面前露出来,漫不经心的点头。

    曹颙进来给李氏请安时,兆佳氏瞅了眼他身上的补服,不由的直了直腰板。考中进士,就能进翰林,往后封阁拜相也是有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