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10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过继亲侄,同添个庶子不同,是要以嫡子名义养的。曹颂是东府当家,身上又有爵位,静惠有私心,也情有可原。

    曹頫是幼子,身上无爵,牵着的干系还小些。

    但是,养孩子毕竟是养个阿猫阿狗,若是曹頫一时热乎的过继了侄儿,往后有了亲生子,处理不好也是是非。

    曹頫见堂兄不点头,已是红了眼圈,半晌方低声道:“大哥……弟弟有难言之隐……怕是子嗣上有碍……”

    曹颙听了,张着嘴,过了好一会儿,才起身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到书房说话。”

    兄弟二人缄默着,走到前院书房。

    “什么时候晓得的?前些日子使方老查的?别是误诊,再请几个男科大夫好生瞧瞧!”曹颙关切的问道。

    难道是阳痿?还是早泄?

    自己这个五弟向来洁身自好,成亲前连个屋子里都没有,怎么就得了这种隐疾?

    对于男人来说,这可是大问题。轻则伤了自尊,失去自信;重则性子暴虐,一蹶不振。

    虽说是堂兄弟,但是这种私密话题,曹頫还是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多说。

    曹颙怕他心中难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对男人来说,这不算什么。有时候累了、身子虚,补补就好。万不可讳病忌医,早年我也有身体不妥当的时候,后来你嫂子寻了药给我补了半年才好。赶明儿我寻寻药方子,看你能不能用。”

    曹頫已经不是懵懂少年,自是听说堂兄“自曝其短”有宽慰自己的意思,又是感激,又是觉得好笑。

    “那就劳烦大哥了,不过我还是想要过继天护,嫡庶有别,往后他出仕成亲总要便宜些。”曹頫道。

    曹颙见他主意已定,便道:“若是弟妹也愿意,过继就过继吧。天护、天阳的娶妇之资,我这做大伯的早就预备好的。这点,你可以先告之弟妹。”

    曹頫知道堂兄给四哥一千两银子之事,当时就觉得不该收。毕竟东府、西府早已分家,东府已经占太多便宜,没道理一直占下去。

    曹颙当时说道:“我只有你们这几个弟弟,就算给点银子算什么?外任应酬多,开销大,能贴补就贴补几分,总比在外地人手中窘迫强。”

    这些事,本不该曹颙操心,但是东府收入有限,兆佳氏在银钱上又小气,曹頫只能无奈。

    今日,曹颙又提及小辈们的娶妇之资,曹頫更是无地自容,忙道:“大哥,我们也不是小孩子了,既为人父,就该担当为父之责。大哥全都担了,弟弟们连赚银子的劲儿都没了……”

    他向来只会读书的,小时候喜好琴棋书画、曲艺这些,这两年长兄不在,才初通世务。

    这晓得分家之时,东府占了多少便宜。自家兄弟几个,受大伯与堂兄照顾良多。

    曹颙听他提及以后,问了问他将来得打算。

    官场上,父子兄弟不得同衙为官。两年后,曹项学政期满,回翰林院的话,曹頫就不能留在翰林院。

    曹頫看来也想到这一点,眨一眨眼睛道:“大哥,要不然我就进六部做司官?要是赶上吏部,冰敬炭敬多,岂不是大善?”

    曹颙听了,倒是颇为意外。他原以为堂弟喜欢修书,舍不得翰林院。

    “不想做翰林了?”曹颙问道。

    曹頫坚定的摇摇头,道:“不做,都不能养家糊口的差事,有什么稀罕?熬成冯先生那样,不是叫人呕死。”

    冯先生就是接替郑燮的曹府新夫子,是个致仕的老翰林,半点家底都无。到了曹家后,连吃了三天肉,吃得腹泻不止,看了叫人唏嘘。

    兄弟两个,说起闲话,倒是没了方才的尴尬气氛。

    等到了午夜,给长辈们拜年后,兄弟两个就各自散去。

    次日一早,曹颙就去前院寻方种公。

    曹頫说自己有“隐疾”,开始时曹颙还以为是真的,不过见他说这些时只有尴尬,不见其他情绪,曹颙心里就生疑。

    曹頫的情绪,太过正常,就显得不正常了……

    第0942章 过继

    对于曹颙的询问,方种公沉默半晌,道:“曹爷,小老儿答应五爷对此事封口。小老儿只能说,五爷是条好汉子,五太太是有福之人。”

    有了这句话,曹颙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对于自己那个小堂弟,他真要另眼相待。

    因是正月初一,要带着儿子们出去拜年,曹颙没有在方种公处多待。

    这一天下来,跑了好几处,直到下晌,曹颙才带着天佑、恒生回府。

    晚饭后,曹頫来了,满脸笑意的对曹颙道:“大哥,素芯应了天护过继之事,是不是在十五前挑个好日子?”

    曹颙点头道:“好,那就找人挑个吉日。”

    今年康熙六十九岁,按照民间习俗,要办大寿,算七十整寿。

    宫里举行了“千叟宴”,初二日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及致仕退斥人员。初六为汉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都是年六十五岁以上之人。

    为着这个“千叟宴”,李煦专程奉旨进京。因这个缘故,高氏带了香玉回李宅过年。

    等到了初六,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李煦就使人过曹府接李氏过去看戏。

    初瑜身子不方便,李氏便携妞妞同去,看了半日戏,而后与高氏、香玉同归。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