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202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也是人之常情,李四儿想着曹家门风好,曹颙只有一妻,曹家子弟说不定也不纳妾。但是初瑜的话,却是告诉他,曹颙是曹颙,天佑是天佑。

    没人能迫得了曹颙,却有好几个长辈可以给天佑做主纳妾。

    曹颙听了,叹了口气,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撕破脸就好,往后与他们避而远之,但是也别让他们记仇。”

    初瑜看出曹颙疲态,有些担心,道:“额驸……若是有什么动静,会不会牵扯到额驸身上?”

    曹颙摇摇头,道:“应当不会,你不要担心,岳父那边也是不相干的。”说到这里,想起一事儿,道:“只是苏州李家那边,怕是要坏事。你最近仔细些,李家有什么信件物品往来,都要十二分小心。要不然,说不定就要惹上是非。”

    初瑜听了,直起身子,脸上多了几分郑重:“老太太寿辰前,苏州送来寿礼,同往年差不多,这个……”

    “寿礼当是不相干,明儿查查有没有夹带。只要账册上清楚,也没什么,最要不得的是寄存之物。现下京城还没有大动静,苏州那边就算有什么反应,也得是听到风声后。老太太心软,往后李家来人,能不让她见,就不让她。”曹颙想了想,说道。

    根据后世在红学论坛上所看,曹家帮李家藏家产,是在李家抄家前后。

    李家就算动作再快,也得等新皇登基大肆抄家后,才开始安排后路。

    曹颙清楚这点,却没有给李煦通风报信的意思。

    他连国公府都不去,只让妻子辗转传信,就是不想让四阿哥留心自己。

    这个时候。他不求功也不求过,只想静观其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惹四阿哥的忌讳,为以后君臣和睦相处做准备。

    进京十多年,他懒散了十多年,自是没有理由最后殷勤这几日,坏了自己过去给人留下的本分的好印象。

    正如曹颙所想,康熙初八日的一连串旨意下来,原本懵懂的人也察觉出不对来。

    宗室王公、文武百官,都开始进入观望状态。

    在宫里有耳目的,等着御前的消息,在宫里没有耳目的,则是盯紧各个皇子府。

    各方蠢蠢欲动,都在思量到底谁是储君人选。

    等了一日,在初九下午终于有旨意下来,十五日南郊大祀,四阿哥恭代。

    这一天晚上,多少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这个时候,四阿哥代天子主祭,这用意昭昭,莫非皇上这回真选定了储君?

    曹颙亦是不能成眠,却没有旁人的乐观。

    畅春园在城北,南郊斋所在大兴,中间隔着好几十里。四阿哥不仅仅是代天子主祭,还要诚敬严恪的在斋所斋戒数日。

    曹颙见惯了康熙的反复无情,有些不相信皇位交替能这样顺利。

    若是如此太平,这隆科多怎么会有擎天大功?

    功劳越大,冲突越显。

    眼下却是一片太平,越发显得暗流汹涌,叫人心惊。

    康熙这个旨意,往好了说,有选定四阿哥为嗣皇之意;往坏了说,却是将四阿哥软禁在南郊。

    四阿哥根基已深,羽翼已丰,已呈冲天之势,并不是康熙能遏制的。

    众皇子中,只有十四阿哥与四阿哥有一搏之力,又远在西北;京城其他皇子皇孙,无人能与四阿哥匹敌。

    想到这里,曹颙又松了口气。

    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就好,这样就算有干戈,也能速度的尘埃落定,省得京畿动荡。

    他旁观者清,然身在局中之人,能有自知之明的有几人?

    行围事了,三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七阿哥等人都去畅春园侍疾。

    即便见不到康熙,他们也要摆出这个姿态,连平素在家休养的七阿哥,此刻因一个“孝”字,也得拖着残腿,移居海淀。

    只有五阿哥有差事,不在京中,得以例外。

    圣驾回驻畅春园这三日,除了十六阿哥,其他人都没见到圣驾。于是,众人都将视线落在十六阿哥身上,想要从他口中探知康熙的消息。

    十六阿哥老老实实的将自己所知,某时某刻,皇父进药;某时某刻,皇父进膳,仔细讲了个清楚。这个时候,他可不愿引起公愤,为自己埋下祸患。

    从他话中所讲,倒是可以看出,康熙的身体在渐渐好转。

    初十这天,四阿哥三次遣太监侍卫来畅春园候请圣安,康熙使人传下口谕,“朕体稍愈”。

    一时之间,其他皇子阿哥不免有些吃味。

    大家伙儿每日在园子里候请圣安,皇父却不闻不问,没个交代下来;四阿哥只遣了太监侍卫,皇父就要下口谕给他。

    只有十六阿哥忐忑不安,惊骇不已。

    因为初九日,只有他见过圣驾,他晓得初九发下的旨意,不仅四阿哥斋戒预备代天祭祀一个,还有一个是给皇孙弘皙的。

    是传弘皙见驾,还是其他的,十六阿哥不得知。他只晓得,已经过去一日一夜,去给弘皙传旨的内侍赵昌还有四个侍卫没有回来复命……

    西华门外,某处宅院。

    这是处三进的宅子,因毗邻皇城,所以分外肃静。

    外表看着,这里同寻常民宅无二,谁也不会晓得,这宅子的地下,有好几处密室,还有好几条地道,不能说四通八达,也通往好几个方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