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293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祖母,父亲起先也不让孙儿去,是孙儿见有同窗的师兄们下场,跟着心痒,才央求了父亲。”天佑见父亲挨了训斥,忙道。

    李氏听了,便不再埋怨曹颙,只问初瑜带去的饭食准备得如何。

    初瑜道:“除了卤肉、卤蛋,还使人预备了猪肉脯、牛肉脯,还有几样小咸菜,都是极下饭、又不容易坏的。饭食预备了馒头与烧饼,还有几包他爱吃的细饽饽。”

    李氏仔细听了,见预备得妥当,才算放心。

    说话的功夫,府中其他人也过来相送。

    说了几句话,见该出发了,李氏与初瑜婆媳等女眷送到二门,其他人将天佑送到大门。

    马车已经备好,在这里等着。马车旁边,站着几人,是曹颂、曹頫与天护。

    曹颙见状,只摇头,道:“这黑天把火的,折腾什么?”

    曹頫笑道:“当年大哥送我们下场,现下我们送侄儿下场,不是正应当的么?”

    曹颙指了指天护,道:“大人还算了,侄儿还小,你这当爹的也舍得折腾?”

    曹頫笑道:“这个大哥可不能埋怨我,是你这侄儿自己拿的主意,说是要借着堂兄的光去见识见识考场,往后也要努力考举人。”

    听了侄子这有志气的话,曹颙也跟着高兴,道:“是个有志向的,可不比你这当爹的差。”

    听了他们兄弟的对话,恒生他们几个小子都跃跃欲试,也想要跟着到考院外走一遭。

    唧唧咋咋的,倒是不像是去送考生,倒像是去玩耍的。

    曹颙见状,哭笑不得,到底没有驳了孩子们的兴致。

    只是都坐马车有些挤,便只让天佑、长生、左成、天护四个坐了马车,恒生自己骑马,左住由曹颙骑马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往考院去了……

    第1037章 恶源

    虽说曹家一行人来的早,但是在考院外头的街道上,已经拥挤不堪,都是送士子下场的车马。

    曹颙见状,挑了一处空闲的地方,使人停了马车。让长随们在这边看护着,他与曹颂、曹頫两个,步行送天佑下场,又有两个小厮提溜着竹篮,跟在他们身后。

    曹颙见天佑脸色儿不好,低声道:“一场要三日,不要着急,若是乏了,进号房后就先睡一觉。”

    天佑点点头,别了父亲与两位叔叔,亲自提了竹篮,排队进场去。

    曹颂要进宫当值,恒生也要进宫伴读,叔侄两个一同骑马去皇宫。曹颙与曹頫兄弟两个,则是将孩子们送回府里,再同行去衙门。

    将要到户部衙门,曹颙继续往东。曹頫则要往南折,兄弟两个各往衙门而去。

    到了户部衙门,曹颙便使人打听十三阿哥来了没有。

    他原想等几日,好好调查京城鸦片的销售情况,写个正经八百的折子上书。而后,想着这鸦片利润高,除了九阿哥,保不齐还有其他权贵涉足此事,自己为何要出这个费力不讨好的风头。还是悄悄的与十三阿哥说知,不好落实到文字上的好。

    刚好李家的消息传来,曹颙这做外甥的,即便想要袖手旁观,也得问上一句。因为高氏说起来也是李家的家眷,还有香玉,是李家的庶孙女。

    少一时,就听去人回报,十三阿哥已经到了。

    曹颙起身,前往中堂,请人通禀。

    十三阿哥听到他的声音,扬声唤他进去。

    对于曹颙过来,他并不意外,道:“李家的案子差不多了,想着你该坐不住。”

    曹颙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又要叨扰十三爷。”

    十三阿哥道:“你若是不来寻我,我还要嫌你见外。”说话间指了把椅子,叫曹颙坐下说话:“李煦父子已经押往京城,也十天半月的功夫,就能到抵京。令堂那边,你多宽慰些,请她安心,不要太过忧心。”

    曹颙迟疑一下,道:“十三爷,您瞧着皇上的意思,会如何处置李家家眷?您也晓得,臣外祖母高氏带着重侄孙女,现下正住在臣家。”

    十三阿哥站起身来,踱步走了几步,道:“曹颙,旁的我也不好多说,只跟你大致交个底。高氏对令堂有抚养之恩,皇上总要留几分体面。她又是李煦的尊亲,不是卑亲。李家即便有不是,当牵连不到高氏身上。至于李煦那个孙女,却是卑亲,又在内务府名册上,少不得要备‘小选’。”

    这个结果,在曹颙意料之中。

    可是在十三阿哥面前,他还是露出几分感激来。道:“皇上仁慈,王爷也跟着费心了。”

    十三阿哥摇摇头,道:“算不上什么。按照我的本意,本想要帮李织造周旋一二,不为旁的,只为保全先皇老臣体面……可是这案子,牵扯到早年的一些事由,皇上到底恼了他……还有亏空之事,你在户部当差,也当晓得皇上的为难……”

    曹颙叹了口气,道:“臣晓得,皇上也不容易,多少人看着……”

    不拿这些失势的外官做筏子,如何整顿吏治,丰盈国库?国库没银子,皇帝怕是也心里没底。

    十三阿哥从案牍上拿起一个折子,递给曹颙。

    曹颙起身,双手接过看了,是李卫回禀公事的折子,雍正交十三阿哥处理。

    “盐税锐减!”曹颙大致看了一遍,低声道。

    十三阿哥点头道:“说的正是此事。盐井比早年还多开了几口,出的盐也多了不少石,盐税却只见少,不见增加,何故如此?只是贪官越来越多,贪墨的越来越多而已。李织造早年涉及皇家旧事,前几年又贪墨了盐税银子。不管皇上怎么判他,他都不冤枉。”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