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52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淳亲王为难,曹颙也没什么好主意,只能安慰道:“岳父也勿要太过心急,小婿从兵部衙门出来时,正好见到十三爷带了不少人离开,就是往年府的方向。十三爷同年老太爷、年熙都相熟,这回过去,瞧见这二人有什么不妥,绝不会袖手旁观。”

    淳亲王摇头道:“就算是十三阿哥过去,这个节骨眼上也不会多事……除非那……‘认罪’,尘埃落定……”

    曹颙沉默了一会儿,道:“许是就在今天,年羹尧‘认罪’……蔡珽早上进宫,十三爷带人去年府,都赶上到一块儿……”

    话音未落,就听到门外有人道:“王爷,鲁管事有急事求见……”

    淳亲王听到门口有动静,刚要扬声叫人退下,听到“鲁管事”几个字一顿,忙叫人过来。

    “爷,七额驸从年家大宅出来,由二十个护军押着,往大理寺衙门去了……”鲁管事进来,带了几分焦急禀道。

    淳亲王听了,眉头皱得更厉害,吩咐了鲁管事两句,而后对曹颙道:“到底将年熙牵扯进来,看来皇上连早年的教养之情,也都抛下了……”

    曹颙却是想到其他,道:“年家二房宅子都封了,人都拘了……若是大理寺那边有动静,能出面的也只有年熙,岳父还请宽心。”

    淳亲王不过是关心则乱,听了曹颙这番开解的话,也明白过几分。

    只是,他很是疑惑,既然皇上没有处死年熙之意,为何还使人将七格格送回来。

    为了女儿,现下淳亲王心里竟盼着年羹尧早点了结,省得拖拖拉拉的让大家遭罪……

    从淳王府出来,曹颙又骑马赶往平亲王府。

    刚见到讷尔苏,他便得了个准信,年羹尧今日申初(下午三点)已经在大理寺监狱中认罪自缢。

    听说,蔡珽清早便带了圣旨去了监狱,监督年羹尧自裁。

    年羹尧却不肯死心,还盼着皇上赦免,拖了几个时辰,迟迟不肯动手。拖到下午,实在不能拖了,他才自缢身亡……

    第1166章 疏漏

    不怪曹颙不厚道,他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雍正迁怒年熙,无非是年熙这个节骨眼上还出面为年羹尧求免死;如今尘埃落定,就算雍正心里也火,也终有熄灭的时候。

    那样的话,淳亲王就不用再为七格格担心。

    讷尔苏的脸色却是不好看,像是在追忆什么,又像是在悔恨。

    曹颙察觉出不对,道:“姐夫?”

    讷尔苏醒过神来,挥挥手将屋子里侍候的奴仆下人都打发出去,叹了口气:“狡兔死,走狗烹,真没想到年羹尧会落得这个下场。”

    自从先帝去世,他从西北调回京城,除了雍正元年还兼着差事外,雍正二年开始就做了闲散王爷。

    宗室中,像他这样闲赋的亲王贝勒,不是一个两个。

    因先皇时诸子夺嫡时,不少宗室王公在背后推波助澜,皇上对他们的忌惮也不无道理。反而是年轻宗室,这几年渐渐崭露头角。

    讷尔苏闲得无聊,每日里的消遣,就是养鱼喂鸟,日子过得倒是也从容,起码表面上如是。

    他亲王位份在,朝野倒是也无人敢小瞧。

    不过瞧着他现下脸色,倒是有些魂不守舍。

    “姐夫使人传小弟过来,可是有事吩咐?”曹颙犹豫了一下,问道。

    讷尔苏长吁了口气,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曹颙。

    曹颙接过看了,却是一张陈旧发黄的地契,是四川乐山山地八千亩。地契原主,还有现下的主人,都是陌生的名字,上面标明的转让时间是康熙五十八年。因写的是荒山碱地,转让的价格,只有每亩五百文。

    讷尔苏看着曹颙手上的地契,脸上难掩沉重。

    曹颙心中,惊疑不定。

    四千两银子的地契,哪里值当讷尔苏如此为难?

    康熙五十八年,四川乐山?

    “姐夫,这山上有盐井?”曹颙抬头,诧异道:“莫非是年羹尧送的?”

    四川产井盐,销售整个西北与西南。

    四川总督,是天下仅次于两江总督的肥缺,就因为四川盛产私盐。

    讷尔苏点了点头,苦笑道:“当时只寻思着,他既主动送过来,要是拒绝,反而得罪了他。没想到,如今竟成了祸根。”

    曹颙闻言,不由皱眉。

    这些年下来,并不见讷尔苏与年羹尧有什么往来,没想到私下里还有这么一出。

    曹颙想了想,问道:“这地面上有几眼井,每年的收益有多少两银子?”

    “交到王府这边时,有八眼井,后来又使人开了四眼……每年收益有六万两银子……”讷尔苏回道。

    曹颙听了,只能感慨年羹尧的大手笔。

    “既是在西北军中时给的孝敬,定不会只给姐夫一人,姐夫可知还有谁家?”曹颙有些不放心,问道。

    要知道,早年跟随十四阿哥去西北的宗室中,还有曹颙的亲小舅子弘曙。

    讷尔苏脸上露出几分讥讽,道:“年羹尧倨傲,旁人他未必放在眼中,十四爷那边指定孝敬了。要不然,他一个皇上的门人,如何能在西北战事时,与十四爷和乐融融,如鱼得水。”

    曹颙听了,竟不知是该松口气,还是更担心。

    人多的话,许是就有弘曙的份,可还有个“法不责众”这么一说;只有讷尔苏与十四阿哥两个,说不定雍正就要将讷尔苏视为十四阿哥一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