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重生于康熙末年

章节目录 第283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等到舒赫德父辈,还是因舒赫德之父打小身体病弱,徐府老夫人因除了两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为了丈夫血脉延续,主动给丈夫纳了两房妾,生了两个庶子。

    待到舒赫德父亲这里,也是没妾的,兄妹两个都是嫡出。

    如今内院管事的也不是大学士夫人,而是舒赫德的胞妹。

    大学士夫人身体还康健,可是居家礼佛,鲜少再过问家务。

    他心中已经是满意大半,可虽同朝为官,但徐元梦现在年过古稀,担着《明史》总裁的差事,与户部差事不挂钩,两人也实在没有交集的地方。

    若是往父祖辈论交情的话,曹寅进京前,徐元梦一直任京官;曹寅进京后,徐元梦又外放浙江,还真的难以谈上交情。

    如此一来,曹颙就有些为难。

    总不能为了女儿亲事,他主动凑过去,那样的话,倒显得曹家的闺女不珍贵。

    曹颙本还想着大不了多留女儿两年,等女儿身体长结实再出嫁,可现下看来,亲事是当定下得。要不然的话,等到明年选秀后,又要同那些落选秀女一道抢女婿。

    他看重的,是徐家家风谨慎,舒赫德上无双亲,祖父母年迈,女儿过去就能掌家不说,还少受辖制。

    对学士府来说,徐元梦年迈,庶子不成材,孙辈弱冠之龄,正是青黄不接。

    与曹家结亲的话,即便徐元梦故去,学士府也不会萧条下来。由曹家这边帮扶一把,舒赫德也能在仕途上顺利些。

    而等徐元梦故去,学士府因多有仰仗曹家的地方,天慧也不会吃什么委屈。

    想到这里,曹颙不由抚额。

    若是舒赫德真那样势力眼,也不是女婿的好人选。

    曹颙还在想着如何接触下徐元梦,毕竟这个时候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舒赫德没有父母,婚事定是由祖父定的,初瑜在旁已经是来了兴致:“京里几座相府,就数舒穆禄家口碑最好,舒穆禄家子弟也鲜有招摇的。舒穆禄家大太太早年居丧不出,倒是没见过面,舒穆禄家老夫人,却是曾见过几遭,都是在三妹妹府上。”

    曹颙这才想起妻子曾提过舒穆禄家与三妹妹婆家有亲的话,问道:“他们家与三妹妹家到底什么亲戚?”

    “国公府太夫人与舒穆禄家老夫人是表姊妹,听说两人出阁前就是闺阁密友,一辈子的交情。”初瑜提起,不免有些羡慕。

    她生在皇宫,长在王府,即便有亲戚往来,也因尊卑有别,除了自家姊妹之外,鲜少有能往来的朋友。

    曹颙却是眼睛一亮:“如此,三妹妹不是正与那边相熟?”

    初瑜却迟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便是老爷觉得好,可毕竟不晓得天慧的喜好……若是老爷觉得便宜,可否先安排天慧看上一眼,瞧着不厌了,再劳烦三妹妹想法子说和……”

    第1335章 相看(中)

    眼看就要进四月,春末夏初,山花明媚,正是郊游赏花的好时节。

    京城权贵人家的女眷,多是借着祈祷礼佛之名,出游赏花。

    而舒赫德因将要出母丧,也时常往寺院拜祭。安排天佑约人,使得两家偶遇,并非什么难事。

    曹颙心里思量一番,就赞成了妻子的提议。舒赫德千好百好,只要天慧看不上,那也就没什么可费心的。

    女儿的亲事,夫妇两个斟酌了好几年,眼见有了眉目。

    有些话,却是得母女两个悄悄说,初瑜笑盈盈的对曹颙说了一声,自己亲自往槿院寻女儿说话去了。

    看着妻子轻快的背影,曹颙心里不由有些发酸。他这个当爹的,也想同女儿说说心里话。

    算了,还是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消消食,曹颙踱步出了屋子,看着院子里碧绿的梧桐树,有些恍然。

    除去外放的几年,这院子也住了十多年,不知不觉已经习惯。

    江宁织造府的旧宅,除了老太君院子里的清池假山,其他的景象已经有些模糊。这边的院子,用不了多久也会空下来。

    前几日曹颙收到李氏家书,李氏已经定下归期,说是会赶在端午节前回来。兆佳氏也会带着弄潮姊妹两个随之回京。

    京城与江宁千里迢迢,可五月末是天慧的及笄礼,加上迁居新府之事,李氏的返程就有些赶。

    这也是李氏南下前就定好的,至于兆佳氏带两个孙女回京,不仅仅是参加天慧的及笄礼,还有天佑、恒生的亲事,最主要的是弄潮要参加明年的选秀,要开始学规矩。

    除了李氏的家书外,曹颙还收到曹頫的家书,他们夫妇在任上,虽赶不上长房的几件大事,却是预备了礼物,打发天护送进京。

    在给堂兄的家书中,他还提到要将天护留在京城,参加明年春的童生试。

    除了天佑当差外,曹家第三代相继长成,人丁呈兴旺之势。

    曹颙含笑而立,若是曹颂、曹頫兄弟都回京,东府怕是住不开。

    想到这里,他笑容凝注。

    怕是兄弟两个都回京之日,就是东府分家之时。

    随即,他拍了拍自己脑门,枝大分叉,人多分家,这是常例。几个堂弟都已经成家立业,儿女成行,总不好一直挤在一处,分家也有分家的好处。

    槿院,上房。

    天慧坐在凳子上,被初瑜看得浑身不自在,不由的低头打量自己的穿戴两眼,道:“可是有什么不对,太太在瞧什么?”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