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92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还没到坐衙办公的时候,王成伟这个时候匆匆来访肯定是有要事,李揆就让人将他引入了书房。

    “大尹。”王成伟向李揆行礼,接着从怀里将证词和物证放在李揆的书桌上说道:

    “大尹,昨日属下在万年县内破了一起私铸假钱的大案,这是从假钱工坊人犯那里得到的证词。”

    假钱工坊。

    听到这四个字,李揆就立刻清醒了。

    李揆翻开供词,等到他认真的看完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凉气。

    事情关系到太子,而且是朝廷还在铸造的乾元重宝出现假钱,李揆用饱含深意的眼神看着王成伟,开口说道:

    “济之,你可知道这份供词意味着什么?”

    济之是王成伟自己取的表字,在这种场合称呼表字,代表了李揆要和王成伟拉进关系。

    王成伟立刻说道:“恩师,弟子明白,东宫是一国储君,是陛下的儿子,自古以来疏不离间,弹劾东宫不仅仅难度大,而且成功了也会触怒陛下。”

    “既然如此,你还要上书弹劾吗?”

    王成伟正色说道:“恩师,你知道那些被抓的力夫,用铁链所在炽热的铜炉边上,吃喝拉撒都在铜炉周围,还要忍着铅毒铸钱吗?”

    李揆沉默了,王成伟说道:“私铸假钱本就是大罪了,东宫竟然如此丧心病狂,视百姓如奴仆草芥,若是学生置之不理,岂不是和他们同流合污了?”

    李揆是一名传统的士大夫,听到王成伟这么说,也激起了他的正义感。

    李揆也说道:“事情发生在长安,那也是京兆府的事情,我也签上自己的名字吧。”

    第六百一十章 朝堂风暴

    大唐的积年小吏之间有一个说法,朝廷风云要看御史台。

    如果御史台的御史们闲着没事干,那就是朝堂无事天下大吉,表示今天大唐朝廷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天。

    如果御史台的御史都忙得不行,那就是朝堂震荡,朝堂起了风暴。

    王成伟的一封奏章,送入了政事堂之后,一场风暴就开始了。

    政事堂今日的秉笔宰相是崔光远,当崔光远拆开了奏章,看到了王成伟的名字后,眉头就是一皱。

    上一次皇帝广开言路,在长安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上奏,王成伟也算是京官序列,所以理论上也有向皇帝上奏章的权利。

    不过王成伟这个芝麻绿豆的官员,他上的奏章能有什么价值,如果是没有价值的奏章,一般在政事堂就会批注上没有价值,这样的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皇帝十之八九也是不会看的。

    一想到王成伟,崔光远就有些头疼,不过自家女儿那副样子,又让崔光远没办法无视王成伟。

    而最重要的是自己已经入了越王的阵营,王成伟的上书如果有些内容,他这个秉笔宰相实在不行就动动笔,让他的奏章能送到皇帝面前吧。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崔光远还以为王成伟上奏章,只是为了能够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

    可是等他翻开了奏章,立刻惊讶到了极点,不知不觉手中批改奏章的笔都掉在了地上。

    随着那支象征着宰相权威的笔落在地上,政事堂内所有宰相的目光都落在了崔光远身上。

    崔光远看完了王成伟的奏章,更是全身冷汗直冒,心中涌起了千万层浪。

    竟然是弹劾东宫的奏章!

    崔光远没有想到,王成伟竟然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竟然上奏章来弹劾东宫!

    更让崔光远惊恐的是,王成伟竟然将案子办成了铁案!

    这可和之前御史们参奏东宫不同,御史所言基本上都是风闻言事,攻击的也都是东宫骄纵,东宫署吏违法之类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不同!这可是私铸假钱的答案,而且所有的证据却在,直接指向了东宫的高层,现在还缴获了没有融化的开元通宝上百万钱,刚刚铸造出的价钱百万钱,还起获了钱范十炉!

    崔光远久久的没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看到他如此失神的样子,众多宰相们都放下了手中的笔。

    崔光远再看了一遍,又看了供词和证据之后,他立刻对小吏说道:“请诸位宰相们都看看。”

    小吏不敢怠慢,直接将奏章一个一个的传递给宰相们。

    和崔光远的反应差不多,刚入政事堂的李岘也是呆立当场,他反应过来之后,又命令小吏传给下一位宰相。

    就这样,这份奏章震惊了政事堂所有的宰相,等回到崔光远手里,他举着宰相批改奏章的笔说道:

    “诸位,这份奏章事涉东宫,吾等不敢自专,还是送入宫中吧。”

    众宰相们纷纷点头,接着崔光远又说道:“只是上奏的王伟成只是万年县丞,没有吾等的批注恐怕入不了陛下之手,我还是先写吧。”

    说完,崔光远在纸条上写上:“请陛下御览。”然后将这纸条夹在奏章的最后。

    这纸条叫做夹条,每一位宰相可以批注写夹条,一本奏章的夹条越多,那就表示政事堂越是重视,那送到皇帝面前的概率就越大。

    崔光远写了夹条,刚入政事堂,最有正义感的宰相李岘也说道:“我也写。”

    说完,李岘也拿起笔,同样写下“请陛下御览”,然后夹入了奏章后。

    其他宰相们也纷纷署了同样的意见,然后夹在奏章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