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104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可是他派出使者向太子投降,说明他权势之心不减,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祸乱天下,难道留守要汴州也重蹈青州覆辙吗?”

    张巡一下子无语了。

    章武正衣冠说道:

    “我们的罪过,就是作为臣子纵容君上胡乱作为,却不能劝谏君上。”

    “我和南将军这次入长安,是要面见君王言明君王的过错。朝廷平叛是百年之事,又怎么可以贪图捷径接受史思明父子的投降呢?”

    张巡愣了一下问道:

    “若是皇帝不接受你们的劝谏呢?”

    章武说道:

    “那就支持越王登基!”

    张巡此时还不知道越王起兵的消息,只知道越王向朝廷上书,拒绝朝廷和史思明媾和。

    章武说道:

    “陛下不肯接受我们的谏言,那就换一个拒绝和谈的皇子当皇帝好了!”

    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张巡竟然觉得没办法反驳。

    唐儒和后世宋儒不同,他们虽然没有汉儒的血性,但是也没有后世宋儒的愚忠。

    一直没有说话的南霁云突然说道:

    “老师,我想和章兄去长安看看。”

    张巡愣了一下,看着这个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南霁云说道:

    “弟子没有见过长安,更没有见过天子,想要看看长安的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张巡张了张嘴,试图描述一下天子的样貌,可是他很快也说不出来了,其实张巡也没怎么见过天子。

    睢阳之战后,天子也只是召见了自己一次,张巡也只是在大殿上远远见过一次天子。

    后来任东都留守,张巡又不是在长安,更是见不到天子了。

    南霁云说道:

    “老师,弟子想要去长安看看天子,当日老师守睢阳,情况比现在恶劣百倍,随时可能城破生死,您教导我为臣的气节,一定要忠于大唐。”

    “后来弟子出青州,也时刻记着老师的教导,保境安民练兵御敌。”

    “臣子为君上做了这么多,但是君上又对臣子做了多少,所以弟子想要去长安看看,御座上的皇帝是不是值得这么效力。”

    张巡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说道:

    “你们去吧,就当没来过洛阳。”

    说完这些,张巡又说道:

    “你们说的不错,作为臣子就要劝谏皇帝,而不是一昧的服从皇帝。太宗身边就是有魏征这样的铮臣,才有贞观之治,等你们离开之后,我也要向皇帝上书,言明不可和史贼议和之事。”

    七月二十八日,越王抵达了陇州,越王的讨逆檄文传到了中原,天下大骇。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三骇

    第一骇的是正在相州和郭子仪对峙的史思明。

    作为继任安禄山之后的大唐第一号大反贼,史思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越王的讨逆平叛檄文之中的头号叛逆,自然就是他史思明了。

    看到这篇李泌亲自起草的檄文,史思明读完之后也出了一身冷汗。

    至于为什么拥有两万多玩家的李倓,依然要让李泌写檄文,大概是因为这些玩家的文言文都不及格吧。

    唐人除了喜欢诗,另外就喜欢檄文这种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文了。

    最著名的自然是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文》,据说李倓的太奶奶读完了这篇檄文,也是全身出了冷汗,先是要杀骆宾王,后来又下令要活捉骆宾王。

    在知道越王打出“讨逆平叛”的旗号之后,史思明首先紧张了一会儿。

    紧接着他就在军营中大笑起来。

    大唐内乱,最得力的不就是他史思明吗?

    越王要喊着讨逆平叛,那也要等他进了长安再说吧?

    大唐内乱是河东的机会,史思明立刻喊来自己的属下,命令他们主动出击,袭击正在和相州对峙的郭子仪部,给大唐再添上一些乱。

    史思明又让李宝臣再次去联系大唐太子李俶,给李俶上上眼药,尽快接受自己的条件。

    要不然你的皇位就要被弟弟夺走了!

    第二骇的是刚刚晋升汾阳郡公的郭子仪了。

    郭子仪实在是想不通,为啥每次自己打仗,皇帝陛下总能给自己整这么多幺蛾子。

    郭子仪经常在没人的时候哀叹,老李家打仗的才能都被太宗一个人占了去,剩下的水平怎么都这么臭?

    作为大唐如今的第一名将,郭子仪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在大唐这个时代,想要超越开国的那帮变态,估计是怎么也不可能了。

    且不说第一流的李靖,这种可以进武庙配享在兵圣兵仙边上的超级大牛,就算是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行最末的秦琼,郭子仪这辈子也赶不上。

    郭子仪对自己的定位算是比较清楚,打仗的才能上,他和开国的那些猛男比差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三年都无法平定河东。

    郭子仪唯一能够值得称道的地方,大概就是百折不挠,在打了败仗之后总能很快的站起来,重新组织大军来继续作战。

    郭子仪当然知道,这不完全是他的能力,没有朝堂的粮草兵丁,他郭子仪根本不可能打这么久的仗。

    打了这么久的仗,眼看着河东就要平定了,史思明突然要投降了。

    而皇帝似乎真的要接受他的投降,郭子仪为此坚定的上书朝廷,请求朝廷不要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