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好友

章节目录 第4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太女去世,陛下不再过问国事,淮王成为太子,开始监国。太子不太在意北地高门和江表门阀,更在意的是手握重兵的武将和本朝武家。太子以为,如今已是太平之时,将领不需要有那么大的权力,于是从武将入手,整顿朝务:在地方上,朝廷经常更换军中首领,紧紧握住兵权,不再轻易放权给将领。在朝廷中,太子独重当涂裴氏,不像皇姐一般与武家交好,不过太子增加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延续了皇姐监国时重用寒门士子的传统。

    太子从江表门阀中单单挑出来裴家一家予以重用,裴家与其他三家江表门阀间微妙而平衡的地位被打破,关系渐渐疏远;太子又借裴家打压武家和北地高门,为裴家引来了诸多怨恨。

    物极必反,捧即是杀。如今的当涂裴氏不是当年南朝的当涂裴氏——太子的恩宠可以给出就可以收回,当太子的恩宠被收回时,或许,除了众人的怨恨,裴家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第29章 第五1

    父与子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1。在松风台的微冷的山风中,裴昙向奉玄讲述了第五家的故事。

    第五家是本朝三大武家高门之一,两代配享先皇庙廷:许朝建国初期,大将军第五凭大破图伦人,收复了被前朝丢失的陇州,太.祖赐第五凭卢国公爵位,第五凭自言:“南北未定,不敢受功。”三辞不受,因此备受太.祖敬重;而第五凭之子第五知明两次参与南伐,亦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五家自此名满天下。

    然而,第五家已经衰落。第五家的衰落与两件事有关:内相第五琼之死、太仆卿第五璋之死。这两场死亡背后的真相都扑朔迷离。

    第五内相与寿安皇太女关系亲密。寿安皇太女是许朝的第一位皇太女。许朝起自北地,北地与南朝不同,早有女子称帝的先例,亦有封皇女为皇太女继承大统的先例。在许朝统一南北前,天下分裂将近二百年,分裂期间,前朝昭宗皇后临朝称制,随后自立为帝,为了保证死后能享受太庙香火,坑杀皇子,传位于皇女,前朝昭宗皇后穆宗、昭宗与穆宗之女文宗、文宗之女英宗皆是女帝,三帝共开北地盛世,使得北地盛行“女主兴天下”的传言,而荀家血脉里也正流着英宗的血——因此,统一了天下的陛下立曾随着自己征战南方的长女为太女时,北地高门和当朝武家都没有太多异议。

    隆正十九年,寿安皇太女心疾发作,与世长辞。一个月后,第五内相的宅邸失火,内相身死。长安有传言说,第五内相是被太子逼死的。

    寿安皇太女去世那天早上,当今的太子、当时的淮王恰好去东宫上奏紧急军务,第一个知晓了太女的去世,凭着太女亲弟弟的身份控制了禁军——那天陛下没能等到女儿,只等到了进宫的儿子。

    陛下在得知太女去世的消息后,一天一夜未曾合眼,也不曾说话。淮王跪在陛下身前,抱住陛下的膝盖,叫了一声“父皇”,于是父子二人相顾对泣,在场的宫人无不落泪。

    传说陛下曾经下过一道密诏,要寿昌公主借进京为长姐出殡的机会入宫,然而传诏人被淮王捉了个正着,传诏人毁去诏书后出逃,只将口信带给了寿昌公主,因此才发生了众所周知的凤阙之变:

    九月廿三,寿昌公主带兵北上,将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外,独自进京,在凤阙外求见陛下,然而一直没能见到陛下,竟然等来了淮王,淮王传陛下口令:寿昌公主无故带兵北上,陛下大怒,要公主立刻返回封地,往后不得入京——寿昌公主甚至没能参加长姐的丧礼。

    朝中将寿安皇太女谥号定为“孝仁”,慈惠爱亲曰“孝”,爱民好与曰“仁”,自前朝以来,诸王与太子的谥号只用单字,太女的复字谥号隐含了朝臣和陛下无限的哀思。

    太女归葬成陵后,淮王被封为太子,陛下退居深宫,不再问政。

    陛下是一代明主,却也是一个浑身伤病、痛失爱子的老人。早年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痕,借着光阴的威力不断侵蚀陛下的身体,肉身的疼痛或许可以忍受,手足相残的往事却时时折磨着陛下的内心,而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实实在在让他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

    手足相残是陛下的心病。血胤残杀向来不是好事,南沈一朝在陛下的手中灭亡,却早在南沈废帝、伪帝兄弟相杀时就耗尽了气数:

    许朝建朝时,南沈正值沈明帝当朝,那时国力尚强。沈明帝共有十四子,其中六子早亡。南沈颐康二十一年,太子弑父自立,史称废帝。八个月后,被迫起兵的废帝三弟河东王转守为攻攻入建业,杀死谋逆的兄长,登基称帝,在三年后杀尽了自己剩下的兄弟——沈明帝的六位皇子都死在亲兄弟手中,死状凄惨,众皇子之子亦难逃一死,刳解脔割,婴孩不免。

    南沈的武将以军功进阶,大多出身寒素,被高门视为寒伧贫贱之人,在南沈朝中备受奚落,南朝颐康之乱后,渐渐对朝廷冷了心,在大许大兵压境时,虽有血战至死者,大多数都主动献降,归顺了许朝。

    南沈皇室弑父杀兄,亲自斩断国运,而陛下也犯下过手足相残的过错。随着年月的无情流逝,这过错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一刻不停、变本加厉折磨着陛下的内心——

    陛下曾在登基之后,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寿王。太后那时已在病中,得知消息后,不肯再吃药,三天之后,在兴庆宫离开了人世。太极宫变得过于寂寞与空旷,陛下将淮王立为太子前一夜,唤宫人搀扶着自己去了兴庆宫,在宫外站了许久,只对淮王说了一句:“朕老了,你不要为难你的兄弟姐妹。”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