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章节目录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36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佟安宁对待她们的要求低,就是不要闯祸,安稳过好自己的日子,不需要太过积极的融入集体,即使宅在宫里也可以,但是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背后弄乱子,每个人的性子不一样,她管理的又不是公司,不要求大家都上进,就当一个养老项目了。

    她想着后宫大部分人这么给她面子了,也要给点实惠的大补偿,趁康熙现在人还年轻,物尽其用,给他找多点事干,省的天天乱想。

    康熙:……

    此时婴儿车中的孩子已经不怎么老实了,开始想要爬出来,或是躺在车里摇手晃脚,开始咿咿呀呀地说话唱歌了。

    庄严奢华的乾清宫瞬间变成了幼儿园,若是有现代人不小心窥见这一幕,还以为是有什么大家庭在拍古典艺术照。

    珍珠将手中的两份排班表交给梁九功。

    梁九功迟疑地接过去,看向康熙。

    康熙顾忌现场这么多孩子,也不敢表露太多怒气,只能瞪了梁九功一眼。

    梁九功:……

    ……

    珍珠回到承乾宫,一五一十地说了现场情况,有些担忧道:“主子,如果皇上不愿意怎么办?”

    佟安宁:“反正将他气着了就行,他是皇帝,天底下除了自己能管住自己,谁敢管他。”

    珍珠:……

    皇太后那边听到这场热闹,将佟安宁喊了过去,同样担忧道:“皇贵妃,你最近和皇上闹什么矛盾了?”

    佟安宁一脸无辜:“没有啊!皇上身为帝王,本应该雨露均沾,臣妾思来想去,就想了这个法子,也省的皇上纠结了。”

    皇太后:……

    伊哈娜扑哧笑出声,“皇太后,您就不用担心了,皇上可不敢惹她,她胆子也小,也不敢惹皇上,估计就是小情趣。小十二还不够您玩的!”

    “别说了,本宫觉得被你们骗了,一个个说养孩子好玩,等本宫接手后,才体会到辛苦,你们还不帮本宫。”皇太后笑骂道。

    佟安宁:“看着他从小小一团,长成大大的一团,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这些都是成就,皇太后,这事可由不得后悔,你若是觉得难,可以向苏麻喇姑求救,我可不管。”

    皇太后闻言指了指她,“我看宫里就你最会偷懒了。”

    佟安宁佯装不好意思地扭过头。

    皇太后和伊哈娜看到她这样子,哈哈大笑。

    皇太后:“都多大年纪了,还这般孩子气。”

    伊哈娜:“她啊!我看是改不了了。”

    ……

    荣妃、宜妃等人听说康熙居然由着佟安宁闹腾,真的按照她提供的排班表试验了一段时间,气的又坏摔了好几套杯子。

    她们都不懂了,佟安宁都进宫二十多年了,皇上居然还由着她闹,这件事如果传出去,也是有损皇上的颜面的。

    六月,大阿哥的福晋又生下了一女,这结果让惠妃愁坏了,怎么又是一个女儿。

    如果大福晋的体质只能生女儿,按照大阿哥的倔脾气,是不是她此生都抱不上自己的孙子。

    惠妃越想,就越钻牛角尖,直接病了。

    大阿哥听说后,想进宫去看她,惠妃正恼着他呢,也不允许他进宫,那边大福晋还坐着月子呢,听说惠妃生病了,还和大阿哥置气,担心外人说大阿哥不孝,就想要亲自去宫里去伺候惠妃养病。

    大阿哥连忙将人拦住了。

    天爷啊!这女人知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夫说了,月子中如果养不好,可是会留下一辈子的病根。

    为了让她养好身子,他硬生生拖了一年多,才要了第三个孩子,可不能让她这样糟蹋自己。

    大福晋也知道,但是惠妃病了,她身为儿媳妇,于情于理,都不能坐视旁观。

    大阿哥见状,只能向佟安宁求救了。

    佟安宁听完事情来龙去脉后,让人摆驾钟粹宫,到钟粹宫时,正好撞上八阿哥。

    卫贵人去世后,大阿哥对八阿哥多加照顾,也因此让八阿哥和惠妃的关系亲密起来。

    八阿哥恭敬地行了一礼,“皇贵妃吉祥!”

    佟安宁没先进殿,两人站在檐下,佟安宁指了指惠妃所在的卧房位置,“惠妃现在怎么样?不好好说,我让茉雅奇来问。”

    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这些比茉雅奇年纪小的阿哥,可都被她拿捏过,现在仍是余威未尽,七阿哥还有十阿哥现今仍然是茉雅奇的“左右护法”,指东不敢往西。

    八阿哥一下子瞪圆了眼睛,面上纠结了一番,小声道:“皇贵妃娘娘,我悄悄告诉你,其实吧,惠妃娘娘病的没那么严重,就想吓唬大哥,想让他想给她生个孙子。”

    惠妃娘娘说了,此次不达目的,她不会罢休的。

    佟安宁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回去吧,剩下的本宫来。”

    八阿哥闻言点点头,往门口走了两步,犹豫地看了佟安宁两三次。

    佟安宁含笑看着面前的小少年,示意对方尽管说。

    八阿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问道:“皇贵妃娘娘,如果大哥问我,我该怎么回答。”

    他都和皇贵妃说实话了,如果大阿哥也问了,不说实话吧,他于心不忍。

    佟安宁:“实话实说。”

    “嗯!”有了佟安宁的保证,八阿哥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

    佟安宁进了殿,惠妃靠坐在床上,看到她进来,挣扎着下床行礼,佟安宁连忙制止;“好了,你现在这样子,还是别折腾了!”

    “折腾?”惠妃听到这话,眼圈瞬间就红了,声音哽咽道:“是那个胤褆那个冤家给娘娘说的,我千辛万苦将他养大,就想他给我弄个孙子,平时也没管过他什么,连伊尔根觉罗氏都不曾管过,即使在娘娘面前,我也能挺直胸膛。”

    比起德嫔、荣妃、平妃她们,她这个婆婆自认当得已经够好了,日常也不插手小两口的事情,实际上被大阿哥那个偏心眼的护着,她这个亲娘也插不了手,还好大福晋品性好,也算贤良大方,若是一个心狠的,她这个儿子就是给别人养着了。

    宫里成亲的阿哥们,其他人有大阿哥小夫妻俩过得轻松吗?还不是她在一旁看顾着,打点着。

    “好了好了!消消气!”佟安宁接过流萤递上的药膳,递给她,“要想骂,也要养好病。”

    “我不想骂他,骂他又骂不来孙子。”惠妃烦躁地搅着手中的勺子,“我不求嫡子、庶子,就想要个孙子不行吗?”

    “你可以提你的要求,大阿哥那边也可以拒绝,再说,我看大阿哥和大福晋的黏糊劲,再过两年,你的孙子就来了,现在强求的话,不仅伤了你和大阿哥之间的母子感情,也伤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大阿哥后院不稳,这个孙子要来的代价,值得吗?”佟安宁叹气道。

    现今大阿哥已经生了三个格格,估计还是按照历史记录不变,下一个多半也是格格,惠妃还要再失望一次。

    “可是……他生一堆格格又有什么用,没有儿子会被人笑话的,伊尔根觉罗氏也是个贴心的,她如果真有心,就应该劝大阿哥去其他人房里。”惠妃眉间紧紧锁起,食不知味地尝着碗里的鸡汤。

    “……说不定伊尔根觉罗氏早就劝过,大阿哥的性子,你我都了解,她作为妻子,难道你真要她强制将大阿哥和旁的女人关到一个屋子里,那样成何体统。你换位思考一下,觉得可能吗?”佟安宁已经无力吐槽了。

    到时候大福晋除了在惠妃这里得了一个贤良的名声,恐怕其他都失去了。

    惠妃:……

    佟安宁见她仍然有些不死心,继续说道:“不如你再给大阿哥、大福晋他们留个三四年,如果再不行,相信大阿哥、大福晋他们就死心了,你现在越是阻挠,反而让大阿哥越逆反。”

    惠妃听到这里,眼泪就止不住了,一把扑进佟安宁的怀里,“娘娘,臣妾的命真苦啊!简直是上辈子欠他的。”

    佟安宁拍着她的肩膀,轻声道:“……幸运的话,也许下一胎就是男孩了,我看大福晋好生养的,你平时别给她压力,让她多养好身子,早日给你生个孙子。”

    “娘娘的吉言,臣妾记在心里,臣妾就再给胤褆一个机会,下一个如果还是格格,我就吃斋念佛,一直等到胤褆生下阿哥再说。”惠妃擦着眼泪,语气坚定道。

    她不信,自己这么虔诚了,还不能给大阿哥求来一个儿子,胤提那家伙还有脸犟着脾气。

    来不了硬的,软的难道还拿捏不了他!

    佟安宁:……

    看来要让大福晋养好身子,晚些怀下一胎,否则下一胎再是格格,太过频繁的生育,对女子伤害极大。

    ……

    佟安宁从钟粹宫回来后,惠妃就允许大阿哥进宫看他了。

    大阿哥看完惠妃后,就去承乾宫,向佟安宁道谢,佟安宁嘱咐他现阶段不要让大福晋太过频繁的怀孕,否则下一胎如果是格格,再短时间怀另外一胎,对大福晋伤害太大,多听医嘱。

    大阿哥点点头:“我记下了,多谢皇贵妃开导额娘。”

    等到大阿哥离开,佟安宁叹气,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珍珠笑道:“娘娘未来一定是个好婆婆。”

    “好婆婆?”佟安宁失神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说实话,她想过自己许多身份,但是“婆婆”这个身份她从未想过。

    ……

    康熙三十五年十月,太和殿重建完成,康熙带人百官到天坛祭拜后,算是有始有终。

    重建后的太和殿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站在面前,不禁心生豪迈。

    康熙看着重建的太和殿,觉得大清一定能如这个太和殿一样,长盛不衰。

    佟安宁不好当众泼冷水,不过晚间康熙驾临承乾宫,又开始夸夸而谈。

    佟安宁冷笑一声,“皇上,臣妾听闻,前段时间,您为了表示圣恩浩荡,决定将八旗兵丁的名额扩充一万,政策公布不到一年,您这个始作俑者,就自打脸,臣妾好佩服哦!”

    以前她还担心因为这事,大清的进程可能会改变,不过也不担心,毕竟旁边还有沙俄呢,她只想改变百年屈辱史,华夏从千百年开始,底色一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抗争和不屈,大清的家奴政治如果纠正不过来,未来也改变不了什么。

    现在……

    呵!她担心什么,大清的底子就这样,康熙这个规则制定者,连一年都没有守住,后面的皇帝有样学样,遇到喜事,来几波圣恩浩荡,增加个十几万,再过一两代,这个改革也就形同虚设了。

    “佟、安、宁!”康熙面色顿沉,黑着脸看着她,“这只是不得已,所有政策不是一蹴而就,都要经过调整,增加的这一万换来八旗的稳定,这买卖很值。”

    佟安宁单手支颐,叹气道:“可是您又这么能保证,此事仅此一例呢!要不要下个圣旨,约束一下自己和后面的皇帝!”

    康熙:……

    原来目的在这里。

    康熙意味深长道:“如果朕不答应呢!要不你说些好话劝劝朕!”

    “啊?哦,不答应就不答应,您刚才也说了,政策也要配合国情。”佟安宁气定神闲道。

    她又不是皇帝,担心这个干什么,又不是她需要对大清的未来负责。

    康熙嘴角微抽。

    他真是搞不懂佟安宁了,说她关心国事吧,确实挺关心的,但是放弃也挺快的。

    十月初,台湾传来消息,施琅病逝,康熙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朝廷也派了官员前去吊唁。

    施秀清也将在家为施琅守孝,故而向佟安宁和茉雅奇写信请罪,佟安宁和茉雅奇回信宽慰,同时派人也送了祭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