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者的明末生活

正文 14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相比起与荷兰人的贸易来往,耽罗府和西班牙人之间打的交道很少,除了费尔南多曾在澳门帮着招聘了几个西班牙学者外,方凯压根就不会想起西班牙人会在已经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岛上建造了据点,虽然士兵很少,实力也很弱,但也依旧出乎意料。

    让已经登岛的徐太拙写了封信给西班牙人递过去,徐太拙洋洋洒洒了写了几百个大字,云里雾里的一堆,看的方凯头昏脑胀,干脆什么都不管,就让人给在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据点送了过去。

    相比较方凯的不太热心,反而是徐太拙兴致盎然,在他看来,打下了台湾岛那就是开疆扩土!不世之功!比起之前徐太拙对耽罗府的事不太热心,这次就显得热心的多,连连催促方凯向朝廷请功。

    总归现在耽罗府也归附了大明,方凯又是东江镇总兵,这个总兵,怎么看都比当初那个山东总兵邱磊来的可靠,所以徐太拙如今也是尽心给耽罗府办事,远不是方凯猜忌的那样有二心。

    这是因为大明对于读书人那就是正统,当初耽罗府虽然一般无二,可没了大明的册封,即使打的是辽东女真,跟大明是有非敌,那也是乱臣贼子,没几个有良心的读书人会真心投靠,当然,诸如范文程之内云云另算。

    方凯没上奏朝廷,徐太拙不干了,到了耽罗府就催促方凯给朝廷报捷。

    在方凯看来只是收复失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大明没有册封只是因为悬居海外,但却都是由汉人居住,福建就曾有计划的移民台湾岛,自然就是大明领土,可大明未派官员,徐太拙认为此举乃就是开疆扩土,台湾岛在徐太拙的印象中本就是个海上小岛,如今这才知道竟然如此之大,不比数府州县加起来来的小,哪里会是个小岛?

    那自然就是开疆扩土!

    方凯给徐太拙讲解了一堆,结果徐太拙一脸的不屑,指着方凯的鼻子跳脚:“鄙人熟读史书,阅览百篇,大明从未在这岛上派驻官员,何来不是开疆扩土?”

    方凯被徐太拙骂的没了脾气,这险些就想让人把这厮拉出去打上一百军棍再说,怪不得后人都说大明的读书人脾气差,就这点形象,大明的读书人到底把七艺里的礼扔哪旮旯里去了?

    “恩咳。”方凯只得假咳两声打断了徐太拙的话:“若是报知了朝廷,又当何如?”

    “自然是奏请朝廷派遣官员府吏……”徐太拙眉飞色舞。

    “大明没那时间。”方凯翻翻白眼,打断了徐太拙的话,这个读书人莫不是读傻了?他以为大明是耽罗府啊,还是以为崇祯有精力没地方放?这个时候还想起来开疆扩土。

    徐太拙被方凯说的话一滞,脸憋得通红,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即使,即使大明不派遣官员,那也要上奏朝廷!有大明一朝二百六十七年,除太祖,成祖收复关外失地,此乃第一次开疆扩土,岂能不报!”

    徐太拙一脸的毅然,一副慷慨赴死的读书人模样,还真有几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的豪迈。www.6zzw.com

    至于方凯,倒成了个戏里的奸诈小人,好在他有自觉性,这反角演的也不是第一次了,得心应手了都。

    徐太拙知道的是,大明急需一场胜利,比起打败了农民军,甚至消灭了关外女真都毫不逊色的胜利,这要是真的是开疆扩土,那不管是士气还是人心,可都回来了,徐太拙,这是摆明了想把耽罗府拿下来的功绩送给快要崩溃的大明当裹脚布了!遮羞来着。

    方凯眯着的眼睛霎时间张开,这个徐太拙,竟然能想到这一层?说到底,读书人,还真没一个蠢人。

    说到底,徐太拙忠心的是大明,不是耽罗府,更不是他方凯,说来也怪,大明不知道怎么的,连读书人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如徐太拙这般忠心不二,身在曹营心在汉,一门心思给耽罗府添堵,帮崇祯补漏,要么就是像范文程那样,主动去投靠关外鞑子,要的是一朝得势,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真正的奇怪。

    徐太拙要将耽罗府拿下的台湾岛送给崇祯,方凯自然不会同意,好在徐太拙也有自知之明,话锋一转,要方凯用东江镇总兵的名义把开疆扩土的奏章给送到京城去。

    同样的事,方凯还是不会同意,这怎么可能?到时候崇祯要真一时意起要派人到台湾建府划立州县,方凯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怎么着台湾岛还有大用,又不能给了大明去。

    直到最后徐太拙退而次之,只是以东江镇总兵的名义向朝廷上奏收复失地,方凯这才点头。

    倒不是因为是否真是开疆扩土这点原因,而是要真的说成了开疆扩土,崇祯就一定会派官吏到台湾来,虽然在大明看来只是个蛮荒小岛,但不管怎么着就像徐太拙说的,那也是开疆扩土啊!所以方凯才不许,他可不想让一帮子大明的官吏爬到自己的头上来,至于那封报捷奏章。

    方凯顺带又让徐太拙添了几笔,声称岛上余敌未散,其中之言之凿凿,倒也不算说谎,至少西班牙人还残留在台湾的北部和东部是个问题没能解决,所以只能由耽罗府接管之类。

    徐太拙虽然一脸不满,但方凯是主,已经反驳过一回了,这点事情再也不敢胡乱反对,只得老老实实的照办。

    要说徐太拙这几年也不比当初刚到了耽罗岛时候狂骂一通,早已是安分守己的多,只是相比李越,甚至是孙元化,徐太拙对耽罗府一直没什么归属感,只是因为耽罗府与女真人为敌,又和大明有益,这才缓和了态度,之后耽罗府更是表面上归附了大明,徐太拙也就彻底的安下了心。

    方凯的一直弃之不用,徐太拙自然看得分明,别的不说,光在听话说,那是好得多了,这要是以前,在给大明上奏章这种事上,徐太拙非得争辩上一番不可。

    相比起方凯说的直白,徐太拙的奏章写的就要委婉的多,但他也一样没少在奏章里夸赞东江镇新任总兵方凯的厉害,说到底也是为了崇祯着想,这么个人,要摆在后世,标准的二五仔一个,不过那是相对耽罗府而言,对于大明的大义来说,徐太拙还真没什么错。

    如今给耽罗府办事,那也是因为方凯是东江镇总兵,这才卖心卖力。

    方凯没杀了徐太拙的原因也很简单,这就跟唐太宗留着魏征一个理,只不过相比起魏征的好意,徐太拙的作用完全就是添堵而已。

    本来以为徐太拙留在台湾应当没什么大事,有毛承禄弹压着,徐太拙这么一闹,方凯看出问题来了,这家伙不止是对大明忠心耿耿,对耽罗府依旧不怎么待见,只是认同东江镇总兵这个名头这才不把耽罗府当乱臣贼子,祸不会惹得多大,但绝对会折腾。

    把徐太拙调回去?换个人过来?政衙也没什么人可用,李越要留在耽罗岛,复州的战事虽然已经无碍,和多尔衮的两白旗却依旧在对峙,李越留在耽罗府统筹政务调度,挪不开身,孙元化在复州,名义上是代替方凯,但也是被方凯拿来当武将用,只是这作用远比一般武人好得多,李焦、刘四等人是将,孙元化就是帅,总揽军务,方凯倒也放心,不过他这个帅纯粹就是个统兵的,暂时的职务。

    孙元化不比别人,那是无家可归的人,又是文人,没那胆子反叛,所以方凯就放心拿来用。

    至于其他人?孙家三子都有各自的要事,而且这三人与其通晓政务,还不如说是科研人才,能拿出来用方凯也舍不得。

    数来数去,孟千在登州,前次孟千押解银两到耽罗岛时,方凯已让他到大明各地联络,扩大商业局的势力辐射范围,不要只局限于山东一带,想来已经出发,京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也用不到。

    最后方凯想到了个车晚真,当初与李越一起投靠耽罗府,相比较李越而言,方凯当初更看重的反而是车晚真,只是车晚真一直不肯归顺,之后虽然态度软化归顺了耽罗府,但也只是做些笔墨工作,参与了政衙的组建方凯也给予了厚待,都总在核心的边缘,比起李越如今的地位反而大是不如。

    与其把车晚真调来换掉徐太拙,干脆就让车晚真过来,让徐太拙给他当副手,也算是小惩大戒,至少有毛承禄领睚眦军在外,方凯还打算在台湾岛常驻一只步卒,只是现如今由谁领军还没决定,但这样一安排,至少徐太拙是不可能再折腾出什么事来。

    方凯让徐太拙到台湾岛来,而不是车晚真,原因倒是简单,毕竟车晚真是朝鲜人,拿来用可以,但拿到台湾来用,总归都比不上徐太拙这个汉人身份来的光明正大,没想到安分了许久的徐太拙竟然借机折腾。

    在徐太拙把奏章以东江镇总兵的名义往登州送,福建的郑家也已经姗姗来迟的得到了消息。

    并不是郑家这个海上一霸突然之间耳聋了,而是因为耽罗府崛起的时间毕竟不长,在南洋一带的势力也几乎为零,与郑家这等海上一霸相比,耽罗府更多的是靠盐货的走俏来获得利润,而不是海上贸易。

    而且大多数势力都在大明的北方海岸,而不是郑家所在的大明南方,除了去年帮着郑家剿灭了刘香,郑家这才派郑彩北上。

    郑彩回去后把事情一说,郑家听说这股来自大明北方的海上势力都能把女真人屡败,那岂不是不一般的强悍?虽说不至于赶紧巴结着,那也是双方友好,平日里还算和睦,海上贸易不断。

    郑家偶尔也会从耽罗府买些稀奇东西,甚至方凯还特许卖给了郑家五百杆前膛火枪,有心拉拢郑家,这些都被郑彩私下买了下来,而不是郑芝龙买的,这就出乎方凯的意料了。

    实际上,郑家对耽罗府的了解,也就郑彩一人而已,其他都是知道了一半,这知道的一半里,又肯只相信一半而已!所以,相对于方凯的重视,郑家对耽罗府的重视也就郑彩一人而已。

    同样的,也是因为郑彩毕竟不是郑家的嫡系子孙,只是外门子侄,所以他的话,郑芝龙信,也不全信,反正你耽罗府远在北边,而郑家在南边,扯不上什么关系,所以这才搁置一边,只是在商业上有所往来,关系也不算多亲密。

    谁都没想到,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不到,那耽罗府就从北边打到了南边,而且还得了大明的册封,成了一任总兵,郑家投靠了大明七年有余,这还一直在游击将军的位置上打转,至于总兵?那可是遥遥无期。

    至于大员岛,当初郑家也一样和荷兰人打过一仗,虽说是郑家胜了,但那也是惨胜,之后更是被荷兰人和刘香合伙烧了老巢里的几十艘船,这要不是家大业大,还真可能阴沟里翻船了。

    之后剿了刘香,击败了荷兰人,都有耽罗府插上一脚,这次郑家虽然在早些时候就知道荷兰人被围在了岛上,不过当时方凯打的是倭国人的名义,郑家又没亲眼看见耽罗府的水师,所以也就以讹传讹的信了荷兰人的话,本来郑芝龙还想领兵驱散倭人,倭人水师势力不大,和郑芝龙没得比,郑芝龙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被人插手,大员岛虽然不是郑芝龙的,但他也不允许被别人染指了去。

    郑芝龙正准备让儿子郑森领兵从安庆出发,郑彩急匆匆的从厦门赶来求见郑芝龙,不同于郑家整体对于耽罗府的轻视,郑彩是见识过耽罗府的实力的,而且又心知耽罗府水师不弱,怕是不会屈居于大明北方,只是他也没想到,竟然就这么快,当郑彩得知耽罗府兵围大员岛时,目瞪口呆。

    郑彩也如实汇报过实情,只是当时郑家没人信,郑芝龙不肯信,其他郑家人就一个都不信,要说海上大鳄,郑家自己就是,可那是凭借几十年的累积这才有了这一份家业,那耽罗府才崛起多久?就那几年时间,又没和郑家一样靠的是南洋贸易赚钱,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内闯出那么大的声势?

    兼听则明,就一个郑彩说破了嘴皮也没用,更别提郑彩也不是郑家的嫡系子孙,虽然得郑芝龙的重用,但那也毕竟是外门子弟。

    郑芝龙见了郑彩,听了郑彩的一席话,郑家老少上下几百号人,马上就站成了两派,一边不同意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大员岛被别人给占了,再说那个什么耽罗府又是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过,这一派大多是郑家的老人,自认南洋就是佛郎机人都不是郑家对手,凭什么大员岛要让给别人?还不如郑家取了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