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误入一六三七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铁山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袁小英看着汪三江喜不自禁的样子,一边纤纤小手搭在光洁的额头上,眺望远处风光,一边笑语盈盈的说道:“此处渔民多在库页岛与黑龙江出海口北面数百里捕鱼捕鲸,那里鱼虾之多,又胜于鲸海之上。”

    汪三江听了之后说道:“小英所言甚是,在整个世界上就属北太平洋水产丰富。”汪三江说着又在心中想道“那里便是鄂霍茨克海了,后世为s最为主要的渔业产地,鱼类之品种十分丰富,数目多如星辰。那能不产生发达的捕鱼业呢?”

    汪三江与袁小英边说边走,不一会儿,汪三江又说道:“那库页岛北侧的那片海域,如今可有新的名字?”

    “因其地多海狗,海豹之物,因此这里的人们称那片海域为海兽洋了。”袁小英回答道。

    “嗯,这称呼不错,与鲸海互相呼应。所以以后东夏官方最好也这般称呼才好。”

    二人说话之间,就往北走了一二里地。汪三江只见此处视野变得开阔了起来,原来从黑龙江上看到的巍峨高耸的山脉此刻变得平缓了起来。

    这河谷两侧山脉从黑龙江里看,便如一座高大的门一样挡在了小河入江口,而在此处却平缓的分散了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山谷平原,又有一处山脉平缓的横亘在正北方向。分别有两条小河从西山与北山中间,北山与东山之间流出,而在山谷狭窄之处交汇于一处。

    那北山极为平缓,隐隐有bp声传来,正是铁矿之所在。山谷呈心形形状,房屋林立而又街市遍布其间,十方集团及富商大贾们在此兴建有一座座的渔产品加工厂。

    汪三江被眼前情景看的目瞪口呆,袁小英也不无兴奋的张开了小口,说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先生,不想这桃花源竟然真的存在!”

    “此地地形,倒真的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有七分相似。”汪三江感叹着说道。

    汪三江与袁小英四下打量着此地风景,随行人员也多指指点点,就在大伙陶醉之际,一位以为身穿西装的苗条女郎笑着走了过来,不用问便知又是永宁学院的毕业生了。

    那女郎走到汪三江身边,眉开眼笑的微微侧身行礼,然后说道:“铁山知县霍一蕙见过恩师了。”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一蕙治理铁山,不出一年便政通人和而百废俱兴,有了如此成就,可喜可贺呐!”

    “此皆上赖诸位恩师谋划之功,下赖同僚用命。一蕙不敢贪此大功。恩师莅临铁山,令铁山蓬荜生辉,一蕙谨代表铁山二十万百姓,请恩师移步县衙之内,再由铁山父老聊表敬意。”

    “不必了,本院见这铁山之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更兼得今春以来惠风和畅,一蕙何不带着本院及商务部一众同僚游览一番呢?”

    “恩师既有如此雅兴,一蕙岂敢拂了恩师美意,恩师请!”

    “一蕙请!”

    霍一蕙说着便与汪三江并肩而行,边走边介绍铁山之风俗民情。袁小英也凑了上了,听她将铁山风物娓娓道来。

    “恩师明鉴,这铁山原本永宁钢铁厂之矿山,有十万俘虏及罪犯在此做工,其吃穿用度皆是大宗生意,便有精明的商人在此开办货栈而又广开饭庄。

    海兽洋水产丰富,而下海捕鱼之渔民捕捞的鱼虾运往永宁城的渔业加工厂路途颇为遥远,因此又有一些商人在此地投资办了若干渔业加工厂。

    后来便有不少渔民索性定居在此等,每日捕鱼无数,悉数贩卖到了这些工厂,生活也就慢慢富足了起来。

    此后便有富商大户广置产业,而铁矿上的俘虏,罪犯也渐渐释放,他们多在此地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因此此等有西夷人,也有满人,更有费雅喀等各色土著居民,倒成了民族杂聚融合之地了。”

    霍一蕙见汪三江与袁小英说的认真,便又说道:“恩师明鉴,我等脚下之路唤作渔业路,此路直通各个渔业加工厂。”霍一蕙说着又指着西边的小河说道:“那条小河唤作清水河,对面那条马路唤作矿业路。铁山百姓多安居在这清水河河畔及两条马路两侧。

    另有一条马路纵贯东西,通过一座石桥沟通这渔业路与矿业路,唤作铁山大道。

    铁山大道上酒肆,饭庄,货栈林立,实为铁山县商贸重地,恩师可否要前往一观?”

    霍一蕙了解汪三江的脾气,一番长篇大论娓娓道来,说的汪三江眉开眼笑,笑呵呵地说道:“那就去看看。”

    汪三江说着又看了一眼一身洁白连衣裙的袁小英。袁小英便笑颜甜甜的说道:“是该去看看。”

    三人有说有笑的往北而去,眼见路上行人果然种族杂聚,有穿着兽皮的费雅喀人,还有高鼻深目的s人,红头发的西班牙人,更有那些留着金钱鼠尾巴的满人。

    这些满人多是在依兰一战中俘虏而来的,资政院曾承诺他们若在矿山服役十年以上,便会成为东夏之民,重获,而对那些有立功表现的,则或酌情削减服役年限。眼前的这些人此时便能重获,说明他们都在矿山上干的不错。

    汪三江见这渔业路两侧皆高屋大院,并有很多阡陌相连的诺大工厂矗立两侧,马路上马车来往不绝,足见此处渔业之发达。

    几人来到铁山大道上之后,汪三江只见此路之宽阔,竟与十方大道不相上下,两侧果然高楼林立,各色幌子随风招展。那一个个巨大的匾额挂在门楣上,写着“铁山宾馆”,“铁山饭庄”等字样,更有十方集团在此开办的公司及东夏国一些基层行政机构。

    汪三江边走边对霍一蕙说道:“东夏租赁了大明三处海岛,准备兴建工厂,广开货栈。各种报刊都作了大力宣传,如今永宁,伯力海参崴等地的大海商们无不争先恐后的前往三岛,不知这铁山之富商可否有人前往?”

    “此事乃恩师之盛举,铁山日报对此也做了宣传,铁山县有四家海商已经前往三岛开厂子去了。”

    汪三江听后极为惊讶地说道:“海商富可敌国,这小小的铁山县竟然有四家!”

    “恩师有所不知,这四家海商中有两家乃是在这清水河上为矿山运输矿石而发的家,另外两家则靠着飞剪船下海捕鱼而发家。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