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纵横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嫁做商人妇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清音书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程心妍正倚在窗边和绿枝说笑,元春走进屋来笑着提醒她,“大少奶奶,时辰不早了,再不去店里可就迟了!”

    “今天不去店里。(www.K6UK.CoM)”程心妍还没说话,原牧白先搭腔了。

    “今天为什么不去店里?我让王师傅打的那莲花簪今天可以看到成品了。”程心妍回头看了他一眼,“你要有事,你去忙你的,我不用你送我过去。”

    “娘子,今天是五月初二,我们和苏老先生约好,要去清音书院。”原牧白笑着提醒她道。

    “哎呀,我把这事给忘了!”程心妍拍了拍头,为难的皱眉,“可是我跟王师傅也约好了,这可怎么办?”

    “我昨儿已经跟王师傅说好了,我们下午过去。”原牧白笑道。

    程心妍松了口气,笑道:“原牧白,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哟!”

    程心妍抛下这句话,就径直进内室去找出门的衣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原牧白因为这句喜呆了,原来在娘子心里,他已经这么重要了!没有他,娘子不知道怎么办了!

    程心妍换件白底绣红色竹叶的对襟褙子和淡蓝色长裙,挽着对称云髻,左侧斜戴着一支三翅凤头钗,凤嘴衔着吊着桃形宝石坠,右边别着淡蓝色缠丝镶珠卧簪,左边的耳坠已戴好,她一边偏着头戴右边的耳坠,一边走了出来,见原牧白还站在那儿咧开嘴不知道在笑什么,微蹙眉,道:“哎,你站在那里傻笑什么呢?还不吩咐他们去备车,今天下雨,难道还坐轿子去不成?”

    原牧白笑呵呵的答应着,往外面走去。

    燕草在门边拦住了他,笑道:“不用了,大少爷,奴婢已经让人去叫他们备车了!”

    程心妍和原牧白先去给老太太请安,说明去向,就出门上车往清音书院去。原牧青到是早离家去书院了,这让程心妍颇感到意外,这小子去拜师时,一脸的心不甘情不愿,这才上了几天学,就这么积极勤快,真是少见。看来苏濂还真是教导有方,不枉原致亭为了那封推荐信,送了尊价值不菲的玉马踏飞燕给知府大人。

    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稀少,马车飞驰而过,溅起一片水花。程心妍撩开车帘向外看,烟雨朦朦中的临安城显得十分的安静,少了平日喧嚣。等程心妍和原牧白到达清音书院时,天空已然放晴,站在书院外,看着沐浴在阳光里的湖光山色,真如苏东坡诗中所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书院门外,苏濂派了学生在迎客,那几个学子见原牧白带着女眷同来,脸上的诧异之色显而易见,不过人既然来了,也不能拒之门外,迎上来打招呼,问明身份,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带路,领他们前往斗文的依澜居。

    绕绿堤,拂柳丝,沿着小径缓步而行,一路上绿树成荫,花香阵阵,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这那里是读书的书院,分明就是供游人游玩的公园。程心妍轻叹一声,难怪古代文人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而现代文人就只会写口水词打油诗,面对如此美丽的青山绿水才有诗情画意,面对秃山臭水就只能掩着鼻子蒙着眼睛,那还有心情抒情。

    依澜居就在西湖边,由竹子搭建而成,大厅有一半在陆上,另一半延伸到湖里,宽敞的大厅,坐着十几个人,王嗣铭也在其中。苏濂和年过五旬的中年文士坐在上首位置,在他们左右各坐着两位年过四旬的文士,不知道是两间书院的夫子,还是临安城内其他有名的大儒。

    程心妍和原牧白跟着小童走了进去,苏濂虽在跟人说话,但是眼角余光一直瞄着门口,程心妍一进门,就让他看到了,就很热情地扬声道:“小姑娘来了,欢迎欢迎!”

    他这一嚷嚷,屋子里的人全给程心妍行注目礼。要是寻常女子,被这么多男人打量,必定心慌慌,意乱乱。可是程心妍神态自若,笑盈盈地走到苏濂,手微微握拳,叠放在腰间,双膝微曲,给他行礼,“见过苏山长,山长万福。”

    这让想看她羞怯模样的苏濂吃了一惊,这小姑娘不简单!

    程心妍一看他吃惊的模样,就知道他是故意嚷嚷,捉弄她,眸光流转,笑得有几分得意,老夫子失算了!想当年她做珠宝鉴定时,面对数千人都没怯过场,这里不过才十来二十个人,她又有什么可害羞胆怯的?

    原牧白也随程心妍一起见礼。

    “呵呵,不用这么多礼,小姑娘,我家小予儿也来了,你去后面寻她玩去。”苏濂捋着胡子,笑道。

    敢情要她来就是为了陪他家的孙女呀!不过多结交几个朋友也不是坏事,程心妍笑笑应了,随那个领路的小童绕过绘着西湖四季景色的四扇屏风,去后面的厢房内找苏濂的孙女苏予。这时苏濂起身为原牧白介绍那几个名士大儒,原牧白恭敬的给他们一一行礼。

    绕过湖石垒成的假山,就看到三间独立的竹屋,小童将程心妍主仆领进了最中间的那间房内,房内没有人。那小童请程心妍在屋内坐下,道:“夫人,请稍候,小的这就去替夫人请我家姑娘过来。”

    “有劳!”程心妍客气地道。

    小童行礼退了出去。

    程心妍坐在屋内,打量起屋内的布置,窗明几净,书香淡淡,桌上文房四宝俱全,架上书籍成堆,墙上挂着一幅水墨丹青。起身过去看画,画面上山峰叠起,水面开阔,画中的人物,或小憩或备炊或垂钓或撒网,形象生动,神态逼真,一副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的逍遥姿态。

    画的上面提着一首词,“水绕溪桥绿,泛苹汀、步迷花曲。衣巾散余馥,种竹更洗竹,咏竹题竹,日暮无人伴幽独。光阴双转毂。可惜许、等闲愁万斛。世间种种,只是荣和辱。念足又愿足,意足心足,忘了眉头怎生蹙?”

    知足者常乐!只是可惜世人大多不懂得这个道理,这山望着那山高。词的落款处写着:逍闲老人。

    看来此词此画应是苏濂所作,而这里应该就是他的书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